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東臨沂師范學院投檔考生中有十幾名考生由于“綜合素質評價低”而被退檔,同時也有剛上投檔線的考生因為“綜合素質評價高”被錄取。據悉,這是山東省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錄取依據以來,首次出現高分考生被退檔的情況。(8月30日《中國青年報》)
“綜合素質評價”無疑是符合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大方向的。然而,人們普遍擔心的是,它會不會異化為一種高考歧視——對農村學子的歧視。
何謂“綜合素質”?我們不難想象,反映在考生檔案里的綜合素質評價,不大可能是意志堅強、心理健康、吃苦耐勞、孝敬父母等相對較“軟 ”、無法量化的指標,而只可能是有沒有文體特長、球打得好不好、歌唱得好不好、舞跳得怎么樣、會不會畫畫、會不會彈琴等相對較“硬”、可以量化的指標,而恰恰在這些方面,農村孩子比城里孩子差很多,根本無法相比——農村學生想打球,可是有的學校連一張乒乓球桌都沒有;他們想唱歌,可是有的學校連音樂教師都沒有;他們愿意畫畫、練琴,可是他們既沒這個條件,也沒這個工夫,他們放學以后要幫父母干農活,放假時要打一些零工才能湊齊學費……
這就是很多農村中學生的生活現狀。他們能順利讀完中學已經很不錯了,素質教育對于他們幾乎是一場風花雪月的夢,而綜合素質評價對于他們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可以想象,如果以后越來越多的高校像臨沂師范學院這樣,憑“綜合素質評論低”而拒錄考生,那么所拒錄的考生必定大多是農村學子—— 這公平嗎?
當然不公平。眾所周知,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之下,我國的基礎教育也呈現城鄉(xiāng)二元特點。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上海市普通小學生均公用經費達 2380.80元,北京市達1619.42元,而山東省、安徽省僅分別為136.21元和102.38元。即使在同一個省份,政府對城市中小學和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投入也相差巨大。農村基礎教育薄弱,農村學子享受的教育資源少,他們已經受到了不公平對待,正是這種不公平對待導致他們在綜合素質評價方面比不上城市學子,如果高校再以“綜合素質”的名義拒絕錄取他們,就無異于對農村學生構成雙重歧視、二次傷害。當農村學子上大學的通道被擠占,農民子女僅有的向上流動通道被阻塞,這該是多么可怕的一幅社會圖景!
素質教育確實很重要,高考“唯分數論”確有其弊端,但高考改革顯然不能“單兵突進”,更不能盲目突進。任何改革都是“興一利必生一弊”,關鍵是要作出正確的利弊權衡,尤其要對潛在的弊端有清醒認識。如果弊大于利,而且弊端眼下無法克服,那就不妨留待時機成熟時再改不遲。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