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科學技術大獎的積累與創(chuàng)新
www.fjnet.cn?2010-01-12 11:18? 周慶安?來源:央視新聞頻道
我來說兩句
《中國植物志》世紀磨一劍
如果說學術無捷徑,那么每年的科技技術獎勵大會,都是對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一次檢閱。
今年的獎項如此之豐富,每一個獎位都沒有空缺,說明這些年來中國的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取得了一個長足的進步。
其實我特別想說的是今年的自然科學一等獎。因為大家都知道,自然科學一等獎,在十年的評選過程中間,曾經七次出現過空缺。而自然科學一等獎,恰恰代表著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非常重要的積累工程。這個領域的空缺實際上往往說明我們在創(chuàng)新的理論和創(chuàng)新的人才培養(yǎng)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那么今年獲獎的《中國植物志》是一個世紀磨劍?!吨袊参镏尽贩浅髌?,非常能夠體現幾代人科學技術的積淀和傳承。中國的科學家設想編撰《中國植物志》是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距今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它的兩次編撰高峰,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還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改革開放之后。那么通過80多年時間,幾代人的傳承和努力,才把《中國植物志》編撰完成。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一份,最完整的一份植物志,
我看到數據上寫到,《中國植物志》有五千多萬字,收入三萬一千多種植物,而且有312位專家,164名繪圖師,參與到這個工作中間來,所以說這個獎不是授予一個人,是授予幾代為中國植物事業(yè)做出艱苦努力的科學家,他們的名字是和中國植物志共同銘記在一起的,所以這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國家基礎理論研究和自然科學理論的成就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出來的,需要一個民族長期的積淀。這一點在2009年的評獎過程當中帶給我們很多的科學家思考。我最后想引用我們剛才獲獎的獲得終身成就這個大獎的谷超豪院士他說過一句話他說“做學問總是要耐得住寂寞的”,這個寂寞的背后將會是璀璨的煙花。
相關新聞
- 2010-01-12科學家“獲獎才出名”的遺憾
- 2009-11-14科學家需要怎樣的動力
- 2009-10-09中國科學家20年內奪諾獎的前提
- 2009-10-09科學家名列“富豪排行榜”是幸事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