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借光識字”與“鑿壁偷光”相提并論
但是,兩者絕不能相提并論。匡衡“鑿壁偷光”,主要因家庭貧窮,買不起蠟燭,只好鑿穿墻壁引來鄰家燭光讀書學習。時過境遷,如今張亞芬的生存境遇與匡衡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她的三個孩子都已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和可觀的收入,俸養(yǎng)老人應該不成問題,但張亞芬不想過早地依靠子女,而是自食其力,當起清潔工。如此看來,她也就根本不需要借店家燈光來看書識字,張亞芬借光看書,主要是因為自己家里光線不好、環(huán)境不好。如果哪個家庭真貧困到點不起燈看書識字的地步,相信當?shù)卣膊粫暥灰?,撒手不管的?/p>
女清潔工“借光識字”仍然讓我們感動,這主要源于她那種愛好學習的精神。我們說學習要趁早,但學習又是一個終身漸進的過程,任何時候?qū)W習都不為晚,毛主席在老年時仍然堅持學習外語,就給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知識可以命運,但對這位清潔女工來說,她借光識字,并非是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只是為了“開開眼界”。憑借自己認識的有限文字,能給讀大學的兒女寫信,已成了她的最大快樂和動力支撐。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有人如此專注學習,殊為難道。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清潔女工的“借光識字”,足可以與匡衡的“鑿壁偷光”比美,成為家長教育孩子的經(jīng)典范例。
相關(guān)新聞
- 2010-02-08貧窮不是理由
- 2009-12-16教育不公,令“窮人教育”更貧窮
- 2009-12-14人們啊,能不能給貧窮一點慈悲
- 2009-08-26面對貧窮,我們應該相信這些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guān)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