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5日刊發(fā)署名侯金亮的文章《日本百歲老人“集體失蹤”給中國的啟示》,文章說,日本社會老齡化程度比中國高,物質充裕了,親情卻“流失”了。中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除了完善相應的制度、法律建設,加大養(yǎng)老投入,更應該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能讓“不管、不聞、不問”老人的悲劇再次重演。必須重建“尊老文化”,只有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老人失蹤”事件才不會繼續(xù)上演。
文章摘編如下:
113歲的日本東京“頭號壽星”古谷房下落不明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就在古谷房失蹤事件公開前一天,被公認為東京都最年長男子的加藤宗現竟被發(fā)現已死32年了。
日本厚生勞動省8月4日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失蹤”的百歲以上老人已達22名。眾所周知,日本是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發(fā)達國家,也是“長壽大國”。據日本政府最新發(fā)布的數據,2009年日本女性平均壽命86.44歲,連續(xù)25年居世界第一;男性壽命排名世界第五;全國百歲以上老人號稱超過4萬人。日本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頭號長壽強國”。然而,人瑞接二連三“失蹤”,揭示出來的是尊老敬老文化的衰微,老人的社會價值與社會地位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
從古谷房一事看,她女兒1990年起就與母親沒有聯(lián)系,長達20年;她的兒子說,至少10年以上沒與母親聯(lián)絡;而她的另一個女兒居然說已經50年沒與母親聯(lián)系了。這種親情的淡薄足以讓人感到驚異,而這樣的事情看起來又不屬于特例。近年來,日本社會誕生了一個新的社會學詞匯——“孤獨死”。據最新的調查顯示,日本每4個高齡男性中就有一人因為無人在身邊照顧和陪伴,最終“默默離開人世”。在60歲以上人群中,超過四成的老人擔心自己將會“孤獨死”,超過七成的老人對未來生活感到不安。日本媒體經常會爆出老人在家去世很長時間才被鄰居發(fā)現的新聞,有的甚至尸體已經腐爛。
相對來講,日本的社會福利制度是比較健全的,尤其在老人社會福利領域。雖然存在“死亡賬戶”現象,但古谷房“失蹤”一事可見,并非所有的家屬都打錢的主意。一些鰥寡老人并不缺少物質,缺的是親情,親人的照料與關愛?!肮陋毸馈钡牧餍酗@露出日本社會尊老文化亟待重塑。
- 2010-07-27養(yǎng)老院豈能成為小旅館牟利的工具?
- 2010-07-16空賬逾萬億,三途徑解決中國人養(yǎng)老
- 2010-06-28文化是碩士水平,道德呢?
- 2010-06-0999歲才可以領高齡津貼?
- 2010-06-09除了高齡津貼,還應有“孝心承諾”
- 2010-05-10教授宏論引起的遠慮近憂
- 2009-04-09養(yǎng)老院成了“虐老院”,暴露出監(jiān)管的嚴重失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