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州地鐵發(fā)公告稱將統(tǒng)一化翻新改造16個車站。廣州高一學生陳逸華在地鐵站舉牌反對“統(tǒng)一化”改造,并多次提出質疑。5月10日,廣州地鐵回應稱改變原方案,未開工車站沒有壞的地方不會改動,將盡量保持總體風格。(5月19日《中國青年報》)
不到半月,堅持抗議地鐵公司的返修計劃,被人們親切地稱作“舉牌哥”的高一學生陳逸華終獲積極回應。用堅持、理智、冷靜的言行與深入、細致、客觀的調查,陳逸華最終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尊嚴公共生活。面對這一結果,陳逸華“欣喜若狂”,這是作為“新生代公民”理應得到的公共生活良性回應。而在廣州,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積極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中。比如,同為高中生的“鯊魚妹”鄧茜元,為了保護鯊魚,將手抄海報貼在學校附近展覽。
在功利的應試教育中,年輕人不屈從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教育說教,也不簡單盲從于社會流俗之規(guī)則,而是在學生生活之外,關注社會公共事務并積極參與其中。陳逸華的故事告訴我們,新生代年輕公民參與社會公共生活,除了要有獨立表達自己看法與意見的勇氣,更需要在公共事務上做出深入、細致、客觀的調查,這是獨立思考、客觀表達之根本所在。也正是由于陳逸華“全憑自己對地鐵一號線簡單的熱愛之情”,他才最終做到了以“冷靜、智慧、理性”的表達,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中,并以地鐵公司的積極回應,收獲了他在公共生活意見表達上至關重要的一步。
關于如陳逸華般的“新生代公民”陸續(xù)涌現實乃社會之幸,這類話語如今已無需贅言。面對一個高中生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的積極作為所獲得的社會尊敬,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當下的年輕人該如何通往有尊嚴的公共生活?毋庸置疑,在市場經濟思潮的侵襲下,消費主義、功利主義在不少年輕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在這樣的語境中,他們對社會公共事務幾乎是處于一種“打醬油”的狀態(tài)——在現實生活中幾乎完全不談論不關心公共事務,既是因為怕麻煩,也是因為確實沒興趣。也因此,但凡涉及到自我的社會生活,他們可能更多強調的是自我權利伸張,卻忽略了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責任所在。
對于社會公共生活,徐賁就曾在《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中說過:“在沒有尊嚴的公共生活中,個人不可能受尊重,也不可能有尊嚴?!睆哪撤N角度來說,要通往有尊嚴的社會公共生活,除了需要一種自我權利意識,更需要一種擔當的責任和勇氣。比如,陳逸華在對地鐵返修表達抗議之時,其老師和父母都曾“怕惹事,會受到來自社會的傷害”,但他最終還是堅持下來,并收獲了地鐵公司的實質性回應。而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如陳逸華般的公民,用責任擔當的意識去參與到社會事務中,也只有如此,社會公共事務才會朝良性的方向發(fā)展。這也許正是徐賁先生所說的,有尊嚴的公共生活吧。
這么說,當然不是強迫每個年輕人都必須去做一個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新生代公民”。須知,任何一個健康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追求公共生活的權利,卻也有隱退個體內心的權利,“參差多態(tài)乃幸福之源”,一個社會只有讓公民和“私民”都有自我伸展的空間,才可以說,這樣的公共生活是有尊嚴的。也只有讓更多的年輕人用包容、理性、節(jié)制、智慧的獨立姿態(tài),去理解、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同時包容這個社會的多元性,我們的社會公共生活也許才能真正通往尊嚴之路。
- 2011-04-11套牌執(zhí)法車“報廢”了法律尊嚴
- 2011-03-23給經濟適用房居住者一個尊嚴
- 2011-01-11商人在官員面前怎來尊嚴
- 2010-12-24打人警察向王企道歉是救贖法律尊嚴
- 2010-12-21法律尊嚴,不如攥在手里的權利
- 2010-09-25在國外大學感受師道尊嚴
- 2010-09-10還我“師道尊嚴”
- 2010-08-16教師揮刀自傷 誰懂師道尊嚴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