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課題組發(fā)布《中國道德文化傳統(tǒng)理念踐行情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對當前社會道德文化傳統(tǒng)理念踐行總體情況的評價中,農民群體的評分最高(6.87分),國家公務人員的評分最低(6.27分)?!皭u”與“廉”被認為是當前社會踐行得最差的兩個理念。(8月11日《中國青年報》)
這個調查報告中關于農民群體和國家公務人員群體評分的兩極差別,頗具諷刺意味:一是,弱勢群體正在成為傳統(tǒng)道德文化踐行的榜樣,強勢群體卻成了反面教材;二是,越是踐行傳統(tǒng)道德的人越過得不好,越成不了“成功人士”。這豈不是在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照理說,一個社會的強勢群體或精英群體,應該成為這個社會道德的標桿和引導者,這不僅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要求,也是傳統(tǒng)道德文化里固有的內含。中國古代精英分子,強調“修齊治平”,以下天為己任。他們受儒家經典的制度化(科考)熏陶,將儒家文化國家意識形態(tài)化,將儒家經典中的道德內化成行為準則,并在社會中擔負起道德教化和文化傳承的功能,上對皇帝事忠,下對平民布化,是社會的粘合劑和整合力,是夯實社會道德基礎的中流砥柱。
這種傳統(tǒng)道德與傳統(tǒng)政治高度合一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民主法制和公民道德并非平行等量發(fā)展。強勢群體或精英群體其實也處在一種變動迷茫的狀態(tài),傳統(tǒng)政治結構已經瓦解,傳統(tǒng)儒家理想難以讓他們安身立命,西方的民主、自由理想并沒有獲得完全的正當性,共產主義理想現(xiàn)在好象也無人提及,在這種“三不靠”的情況下,他們會相信什么?信仰什么呢?
- 2009-06-17道德淪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的性恐慌
- 2011-08-08對骨髓悔捐別道德綁架
- 2011-07-15莫讓民間救助陷入道德災難的困境
- 2011-07-13學說的歸學說,道德的歸道德
- 2011-07-08給道德列一張被告席
- 2011-07-08不需要對“放棄搶救被起訴”做道德判斷
- 2011-07-07“相親”節(jié)目切莫丟掉道德底線
- 2011-06-30無良保姆虐嬰不能止于道德譴責
- 2011-06-30保姆虐嬰真的只能“道德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