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認稿不認本科生”扼殺學術創(chuàng)新

www.fjnet.cn?2012-05-11 08:58? 吳  喬?來源:燕趙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重作者名氣、重論文數(shù)量,把論文最關鍵的質(zhì)量棄置一邊,最終形成錯誤的學術價值導向,即不重內(nèi)在的學術創(chuàng)新,而重外在的雞毛蒜皮,結果把學術創(chuàng)新生生扼殺了。

南開大學的一些本科生,發(fā)表論文時遭遇“身份煩惱”。那些學術期刊甚至是核心期刊,對這些本科生的論文質(zhì)量無疑義,覺得夠水平,就是覺得他們的身份不夠級別,沒分量。于是要求把導師署上,而且必須是第一作者。明明是自己寫的,卻沒有獨立署名權,學生不愿意,導師也未必愿意。

這是學術領域的“拉大旗、做虎皮”現(xiàn)象。想用導師的名頭來顯示與刊物的分量對等,發(fā)個本科生的論文就以為降低了自己的檔次,這恐怕是一些學術刊物“導師署名情緒”的心理障礙作祟。這就很令人奇怪,學術刊物不以論文質(zhì)量論分量,倒以作者身份托聲譽,何故?

說到底還是對自己的學術鑒別和把關能力底氣不足之故。真有這等實力,根本不靠作者身份來揚顯,只靠論文質(zhì)量來說話,又何懼作者身份之微?本科生都能寫出如此水平的論文來,則更顯學術期刊慧眼識才、獎掖后學的德操,于刊物豈不更美?不以此為榮,反怕人笑話,歸根到底只能說是學術期刊的學術功底、地位和評價鑒別體系不過關,多虛名少實功而已。

學術界不止一次發(fā)生過論文抄襲的案例。一些論文抄襲者倒是投一些學術期刊所好,把導師列為第一學者。在導師名頭影響之下,學術期刊便卸了學術把關之責,使論文得以發(fā)表。及至丑聞披露,刊物大呼上當,有的導師不知情卻被栽上抄襲的名份,辯也不是,不辯也不是。追根究底,第一責任人乃是學術期刊而非導師,是導師給學術期刊背了黑鍋。設若不是一些學術期刊要求導師必須為第一作者的勞什子規(guī)定,那些被署名的導師又何以被污染了自己的學術清白?

這種學術期刊“拉大旗、做虎皮”現(xiàn)象,與當前學術論文重數(shù)量不重質(zhì)量酷似一對孿生兄弟。重作者名氣、重論文數(shù)量,而把論文最關鍵的質(zhì)量棄置一邊,最終形成錯誤的學術價值導向,即不重內(nèi)在的學術創(chuàng)新,而重外在的雞毛蒜皮,結果把學術創(chuàng)新生生扼殺了。

目前,中國論文數(shù)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引用率卻排在100名開外。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數(shù)字對比。引用率的背后,恰恰表明的是論文的接受度與應用度。論文發(fā)出來了,卻無人問津,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垃圾?!叭罕娧劬ρ┝痢保趯W術領域,學者更是火眼金睛。哪篇論文有分量,哪篇論文是水貨,一看便知。多年前即有學者表示,中國論文95%以上是垃圾,語或雖偏激,卻揭示我國大量學術論文缺乏含金量的尷尬現(xiàn)實。

誠然,學術期刊建立以論文質(zhì)量為惟一價值取向的評價體系,面臨著諸多現(xiàn)實沖擊。諸如在強大的評職稱壓力作用下蜂擁而至的水貨論文大軍,沖擊著許多學術刊物崇高而純潔的價值體系。惟有斷其源,使學人不為職稱論文所累,而把精力用到寫有價值的學術論文上,方能讓學術期刊清凈一些。但是,在這樣的沖擊中,學術期刊并非沒有能動性,甘于被沖擊的慣性所擊倒,同樣是缺乏學術良知的表現(xiàn)。

這個能動性和學術良知,其實就是從能夠改變的地方改起,一點點收復失地,重建學術高地。堅持“認稿不認人”的原則,即是收復失地的第一步。對那些受職稱論文沖擊不太強烈的地方、領域、人群,先把只重論文質(zhì)量的大旗樹起來。什么本科生、名家學者,只要論文達到要求,照發(fā)不誤。如此,方能充分給年輕后學以信心激勵,在學術創(chuàng)新道路上奮力開掘,從而逐漸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有了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充分涵養(yǎng),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也才會有不竭的源泉。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