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大教授被“判”與“罰”的啟示
www.fjnet.cn?2013-05-09 17:30? 雁過留聲?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2012年5月6日,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微博發(fā)表了一篇博文,并寫了一首七律。博文上傳后,在校生關凱元稱孔慶東的七律格律不對。對此,孔慶東稱其“你就是個狗漢奸”。近日,法院認定孔慶東對關凱元構成人格侮辱,判其道歉并賠償精神撫慰金200元。(新京報) 這一案例是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好的詮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確認和保護公民在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時處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任何人不論其身分地位為何,在法律之前皆平等,而不會因為其身分地位而獲有差別待遇。中國古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說,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3條第2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為這一原則的具體規(guī)定?!妒澜缛藱嘈浴纺耸锹?lián)合國于1948年12月10日第217A(III)號決議通過的一份世界性人權保障文件,其中的第7條規(guī)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歧視。人人有權享受平等保護,以免受違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視行為以及煽動這種歧視的任何行為之害。本案中,老師辱罵學生,學生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名譽和權力,法院公正判決,這對推進普法教育,構建法治社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其次,拋開法律層面不談,作為北大教授,被學生批評后,不能坦然面對,而是惡語相向,有失風度,有違師道。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就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這不僅應當反映在內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應當體現(xiàn)在外在的言談舉止上。對于教師來說,言談舉止不是區(qū)區(qū)個人小事,而是一種對于學生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因素。對于教師言談舉止的具體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誠和諧,親切得體。教師要通過文明的禮儀表現(xiàn)出應有的風度,反映出對他人應有的尊重,從而不但給學生以良好影響,同時也促進全社會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系的形成。而孔慶東作為北大教授,知名人物,其所作所為雖是個人行為,但不可避免的會給學校,給他人帶來負面影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自律、自省、自重。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1]頻爆粗口孔教授如何為師“正人”
- [ 11-10]“醉俠”出口成“臟”根在社會麻醉
- [ 11-09]孔慶東教授 請有話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