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嬰案丟失的公信亟待修復
www.fjnet.cn?2013-08-20 07:52? 傅達林?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對“民警摔嬰”事件的調查,應當從民警個體層面進入領導責任層面,重點追查“有案不立”背后的種種怪相。 備受關注的“民警摔嬰”事件,進入了全面調查階段。摔嬰警察已被刑拘,林州市公安局局長和政委被停職,調查組已進駐并展開調查取證,將對案件背后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安陽市委表示,公安機關必須就摔嬰事件道歉。 這是一種再熟悉不過的處理程序,近年來的一些執(zhí)法惡性事件,基本上都是按照這樣的路數(shù),完成對輿論監(jiān)督的回應交代以及執(zhí)法形象的自我修復。只不過在調查中,事實真相究竟能還原到什么程度,責任追究最終能到哪一層面,公權力機關的公信力又能恢復到幾成,則往往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一起涉嫌民警犯罪的刑事案件,在經(jīng)過長達31天的隱藏之后,終于在媒體曝光、輿論監(jiān)督下,重歸依法處理的軌道。接下來對摔嬰民警的刑責追究,自然會按照輿論期待的邏輯發(fā)展下去,只是這種原本偶然性的正義救贖之路,傳遞給大眾的乃是陰冷的心理暗示:執(zhí)法者犯法,如何與庶民同罪呢? 要真正實現(xiàn)正義的歸復,首先離不開對真相的全方位展示,任何細節(jié)上難以自圓其說,都可能引起公眾對真相的連鎖質疑。本案輿情發(fā)酵不到幾日,便呈現(xiàn)出諸多疑慮。例如,原本應立案偵查的刑事案件,是如何進入關禁閉15天的內部紀律處理程序的?事發(fā)當晚的報警記錄緣何不見蹤跡?兩位出警民警的手機又為何均處于關機狀態(tài)?從這些疑問當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外界接觸案件真相之難,似乎總有一道無形的墻阻隔在輿論監(jiān)督前面。 對案件真相的調查,不僅要求調查主體能夠身份中立,而且還應防止官方壟斷信息資源,不向社會公開任何接近真相的信息渠道。由官方壟斷真相調查,必然導致民眾對官方結論“不信也得信”,這種缺乏信息選擇權的強迫真相輸送,最終只會導致公眾反感,加深輿論的不信任鴻溝。本案中,所有的疑點已不光是指向摔嬰警察的違法犯罪,而是指向公眾心里的一個必須得到回答的詰問:在企圖將一樁刑事案件抹平的官方行為背后,是否隱藏著瀆職和包庇犯罪? 對“民警摔嬰”事件的調查,應當從民警個體層面進入領導責任層面,重點追查“有案不立”背后的種種怪相。如果一味抱著閉門調查的思路,千方百計阻止信息外泄,進而將正義歸復僅僅止步于涉案民警的定罪量刑,而對有關領導的法律責任避而不查,或繼續(xù)延續(xù)以紀代刑的處理方式,那么這種處理的警示和反省效果就不可能太有效果。 本報特約評論員傅達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0]摔嬰案:安陽警方強調禁止任何公安領導從中調解
- [ 08-20]醉酒民警摔嬰案追蹤 嬰兒父母一心給孩子治病
- [ 08-20]摔嬰案4領導停職 女嬰父親望警方保證無后遺癥
- [ 08-20]民警摔嬰案 市檢察長:這確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 [ 08-19]林州警察摔嬰案:女嬰家長否認收到賠款被封口
- [ 08-19]河南林州公安局長等4人因“摔嬰”事件被停職
- [ 08-19]誰在給“警察摔嬰案”蓋遮羞布?
- [ 08-19]“民警摔嬰”突破人性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