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語粹
□如果說改革初期的難度更多地集中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上,重點是突破思想上的束縛,那么中國改革新出發(fā)的難度,則更多地集中在利益調整上面。
□利益調整這個關口,無論怎樣艱險也必須得過,否則,改革就會失去群眾支持,改革的意義就會打折扣,改革本身也會停滯下來。
□只有突破這道難關,才能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樣,中國改革新出發(fā)所激蕩起來的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活力,就更加可觀了。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標志著中國改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邁開了新出發(fā)的大步子,表明更加科學地領導和推進改革,已成為我們黨進行國家治理的常態(tài)化工作,成為續(xù)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的重要段落。把這輪改革新出發(fā)放到中國改革歷史進程這個大背景上來分析,可以看出其新之所在的三個特點。
中國改革是分階段展開的過程。這輪改革新出發(fā)的突出標志是提出并明確了改革開放的總目標。
由于中國改革是一個長時期的歷史進程,其向前推進的鮮明特點必然是以問題為導向,分階段深化。在30多年的改革進程中,我們黨始終強調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這大體屬于對改革總目標的一種表述。黨的十八大后的改革新出發(fā),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改革“總目標”這個概念,并且規(guī)定了它的具體內涵,這就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要求在2020年形成系統(tǒng)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貢獻,更是改革新出發(fā)的突出亮點。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自然會涉及更廣泛也更具體的制度和體制問題,可以期待,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改革的總目標,將呈現出更加清晰的路線圖。
改革新出發(fā)為什么要提出并且能夠提出這個總目標?為什么明確要求在2020年取得改革的決定性成果?從背景上看,起碼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鄧小平很強調把有成效的改革措施轉化為制度,并在1992年表示,我們再過30年也就是說到了2020年前后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梢?,制度的完善、成熟和定型,一開始就包含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構想和探索之中。二是經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踐探索,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經濟體制改革只是中國改革的一個重點領域,不是中國改革的全部,沒有其他方面成熟體制的支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很難單獨完善起來,同樣,也只有把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放在一個大盤子里來統(tǒng)籌設計,整體推進,全面改革才能深化下去。三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在建黨100周年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的指標,不只是經濟上的,還包括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的要求,沒有各方面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體系和制度執(zhí)行能力,全面小康社會很難說是完備的和令人滿意的。
總的來說,中國改革在每個階段,都是從需要解決的最突出的問題下手,設立具體目標,明確重點任務。這種循序漸進的改革進程,是一個真正愿意改革,有能力領導改革,并且是為國家發(fā)展穩(wěn)定高度負責來推進改革的政黨,所必然選擇的改革前進方式。這樣的歷史進程,也同中國改革的國情背景密切相關。如果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改革在創(chuàng)造著當代中國的歷史,那么,它不是隨心所欲地在創(chuàng)造,而是在它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歷史條件下來創(chuàng)造的。提出并明確改革的總目標,所依據的是中國的國情和自己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正確理解這個總目標,最關鍵的是要把握好、處理好“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兩句話的關系。前一句講改革總目標的根本性質和方向,揭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有原則有前提的,絕不能把現代化理解為西方化;后一句講改革總目標的實現形式和基本途徑,說明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具體要求和具體落點的。如果把這兩句話割裂開來,總目標就不是完整和全面的了。處理好了二者的關系,改革新出發(fā)就會扎實前進,避免出現大的偏差和大的折騰。
中國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這輪改革新出發(fā)體現了我們黨對改革開放前進規(guī)律的認識和運用,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中國改革采用分階段的前進方式,是因為它在整體上是一次前無古人的探索,沒有可供查詢的手冊,沒有可為依據的先例。改革的內容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成不了事,不能不分輕重緩急。對改什么,怎么改,在什么時候改才能改出好的面貌,必然要有一個積累經驗和積累共識的過程。事實上,我們從30多年來的中國改革進程中,不難發(fā)現,有的改革舉措實施后總要沉淀一段時間,才能看出它的實際效果;有的改革舉措在實施的時候是必要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效用的邊界局限就出來了,因此要完善它;有的是這個領域的事情解決了,那個領域的問題又冒出來了;有的是老問題解決了又出現新問題;凡此等等,不一而足,總的來說很復雜。所以中國改革有一個方法論,叫“摸著石頭過河”,什么意思呢?可以用鄧小平講的四句話來解釋: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不足的要加把勁,新問題出來抓緊解決。這四句話講的就是怎樣總結經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正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要求新一輪改革既要全面,又要深化,并且內容具體,針對性強,體現和落實了鄧小平這四句話的精神,表明我們黨對改革前進規(guī)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舉一個例子。我們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經認為,只要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發(fā)展,做大蛋糕,許多社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和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問題更加頻繁地冒了出來,諸如老百姓最關心的住房、醫(yī)療、教育、拆遷問題,還有政府審批制度的問題,基層民主選舉中出現的問題,等等。這表明我們在缺少經驗的情況下,曾經更多地關注市場經濟的優(yōu)點,還不可能很清楚地體會到它的弊端。新問題新情況的出現,要求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同時,必須全面深化改革。要實現改革的總目標,零打碎敲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在頂層設計上,要有一個全面的配套的改革方案,如果只是在某一個領域、某一個方面單向突進,很難獲得良好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輪改革新出發(fā),不難發(fā)現它有這樣幾個鮮明特點。一是頂層設計方案全面而配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國防軍隊、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共有60項改革任務,而且諸多改革措施事實上是同如何發(fā)展、如何穩(wěn)定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二是推進和領導改革注重協調統(tǒng)籌。比如從中央到省區(qū)市,都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協調和統(tǒng)籌,而不是靠一個或幾個部門在那里力不從心地摸索和推動。三是在方法論上,特別強調“摸著石頭過河”主要是摸規(guī)律,并且要同頂層設計結合起來。前不久制定的2014年到2020年改革舉措的實施規(guī)劃,等于是在頂層設計方面有了可以操作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這些,都表明我們黨對改革規(guī)律的認識大大深化了,推進和領導改革的自信和能力大大增強了。唯其如此,改革新出發(fā)啟動時間雖然不長,卻已經出臺了不少力度很大的舉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8個月的時間里,就召開了四次會議,先后審議或通過了文化、司法、財稅、戶籍、央企高管薪酬、考試招生、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等方面的體制和制度改革方案。在改革的重心,即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方面,國務院即已取消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632項,新設的自貿區(qū)對企業(yè)還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在社會領域,戶籍制度改革開始打破實行了半個多世紀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體制,涉及到幾億人的利益。在行政管理上,實行公車改革。在黨的建設方面,加大自我凈化的力度,加大執(zhí)行中央巡視制度的力度,并在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上有了新的構想。凡此等等,不一而足,體現了這輪改革新出發(fā)既全面又深化的特點,彰顯了中國改革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力度,說明中國共產黨通過總結經驗,提高了運用改革規(guī)律來領導和推進改革實踐的能力水平。
中國改革是先易后難進行利益調整的過程。這輪改革新出發(fā)要突破的難關也是改革的重點,是協調利益分化,破除利益固化,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
中國改革的歷史進程,是一個先易后難,越來越明顯地成為調整社會利益格局的過程。我們把改革新出發(fā)形象比喻為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意思是這輪改革遇到的難度和復雜程度是此前沒有遇到過的。所謂“攻堅”,是從難易角度講,好改的、見效快的、利益增量式的和普遍受惠的改革,絕大多數都進行了,剩下的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涉及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所謂“深水”,是從復雜性上講,需要改革的內容不少涉及深層次的社會矛盾,根本上涉及到對社會群體利益格局進行協調,對業(yè)已形成的利益藩籬予以破除。改革新出發(fā),凝聚共識的難度之大,可以想見。
如果說改革初期的難度更多地集中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上,重點是突破思想上的束縛,那么中國改革新出發(fā)的難度,則更多地集中在利益調整上面。利益調整為什么是件難事?西方有一句格言說得好:“幾何公理要是觸犯了人們的利益,那也一定會遭到反駁的?!倍斀裰袊鐣聦嵣铣霈F了利益分化和利益固化的情況。所謂利益分化,是指社會群層多樣化了,每個群層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即使是同一個群層,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也并不完全相同。所謂利益固化,則是指一些群體獲得和維護他們的利益的方式渠道,已經形成相應機制,甚至出現利益群層相對固化的現象。改革初期那種皆大歡喜的普惠式改革,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深化改革必然觸動某些部門、某些地方、某些人群的既得利益,甚至觸動他們的靈魂。制定和實施一些改革措施,也常常面臨兩難甚至多難境地。
但是,利益調整這個關口,無論怎樣艱險也必須得過,否則,改革就會失去群眾支持,改革的意義就會打折扣,改革本身也會停滯下來。對這種情況,事實上鄧小平早在1993年就預見到了。他說,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時少,十二億人口怎樣共同富裕,財富怎樣分配,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fā)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我們要利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改革新出發(fā),明確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提出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就是為了解決鄧小平此前預見到的利益分配和調整這個難題。妥善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是中國改革新出發(fā)的根本目的之一。具體說來,就是要逐步解決在發(fā)展、收入分配、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住房等方面存在的權利、機會和規(guī)則不公平、不正義的問題。只有突破這道難關,才能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那時候,中國改革新出發(fā)所激蕩起來的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活力,就更加可觀了;人民群眾的人生出彩的機會,就更多了。中國改革新出發(fā)也就在這種情況下,同人民群眾實現中國夢的追求,更加緊密地銜接在了一起。
(作者為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