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簡/繁 體

【每一個少年滑向邪惡,都是社會的失敗和損失,法律可以懲罰罪惡、伸張正義,卻彌補不了這樣的損失。而且,如果有更多的少年還在邊緣狀態(tài)上掙扎,我們就更不能因懲罰了幾個古惑仔而以為盡到了責任或得到了安慰?!?/p>

近日,一條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三個赤膊少年瘋狂毆打一位比他們更加年少瘦弱的男孩。整個過程中,三人下手極其狠辣,但呈現(xiàn)出的心態(tài)卻頗為“輕松”,彼此間嬉笑調(diào)侃,似乎對正在實施的暴力行為和后果完全不以為意,對他們?nèi)_之下的少年所遭受的痛苦完全“無感”。

視頻經(jīng)網(wǎng)絡傳播之后,激起一片憤怒的譴責,網(wǎng)友紛紛要求“人肉”這幾名打人少年,并呼吁法律予以嚴懲。其間也不乏“斃了他們”的呼聲。

網(wǎng)絡和媒體再次發(fā)揮了天羅地網(wǎng)的威力,幾名打人和被打的少年的身份都迅速得到確認。值得慶幸的是,被打的14歲少年并未像網(wǎng)傳的那樣已經(jīng)去世,而只是受到外傷,目前正在休息養(yǎng)傷。

按照被打少年的陳述,這起事件緣起于打人者懷疑被打者告發(fā)了他們的另外一起打人事件,于是決定“教訓”一下被打者。

客觀而言,類似的糾紛沖突,在正值青春懵懂時期的少年,尤其是“問題少年”群體中并不鮮見。而這次的事件之所以引發(fā)如此強烈的反響,除了它被詳細拍攝并在網(wǎng)上傳播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打人少年呈現(xiàn)出來的冷血而暴戾的程度,遠遠超出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想象。人們很難想象那些被稱為“人性”的基本情感,譬如同情、憐憫,或哪怕最底線的對他人所遭受痛苦的想象,及在此基礎上對告饒者的“高抬貴手”,卻在這些打人的孩子(按年齡計,他們確實都還是孩子)身上蕩然無存。

這些打人少年的身份雖然已經(jīng)確認,但他們之所以成長為今天這般不堪的模樣,還不能完全找到準確的成因。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打人者與被打者成長于同樣的環(huán)境,在這次事件發(fā)生之前,他們很可能屬于同樣的群體,即成長于某種邊緣狀態(tài)的邊緣少年。

這里所稱的“邊緣”是多重意義的,一則是地域的邊緣,即人員蕪雜的城鄉(xiāng)結合部;二則是教育的邊緣,即無論他們成長的家庭、社區(qū)及就學的學校,都沒能給予他們良好、完整的教育;三則是社會身份的邊緣,即他們從小就沒能在這個闊大的城市中找到歸屬感,也始終看不到清晰和光明的未來。

在任何一個劇烈變化的社會中,都會存在這種身處多重邊緣狀態(tài)的“問題少年”,如果他們在邊緣的狀態(tài)上再多走一步,就可能成為人們印象中的“不良少年”。而在香港影片中,對這些少年有一個含義更豐富的稱謂:古惑仔。

古惑仔既是社會教育失敗的后果,反過來又給社會帶來困擾和傷害。換言之,對社會其他成員而言他們是可惡的,而他們自身又是他們自己無法選擇的邊緣狀態(tài)的受害者。

就此次打人視頻中的打人者和被打者而言,他們因為此次事件而在法律上成為加害和被害的雙方,加害者兇狠殘忍,罪無可逭,必須也必將得到法律的嚴懲。但跳開這一事件,則他們同樣是身處邊緣狀態(tài)的少年,同樣應該得到這個社會的關注和幫助。鎖定幾個打人者并不難,對他們施以法律的懲罰也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更多和他們境遇相似的少年能夠及時得到幫助,將其從邊緣狀態(tài)中拯救出來,而不是像他們一樣直至犯下罪惡、觸犯了法律,才被社會所注意。法律懲罰了他們,正義得到了伸張,社會很快也會恢復平靜,而他們卻可能就此完了。

每一個少年滑向邪惡,都是社會的失敗和損失,法律可以懲罰罪惡、伸張正義,卻彌補不了這樣的損失。而且,如果有更多的少年還在邊緣狀態(tài)上掙扎,我們就更不能因懲罰了幾個古惑仔而以為盡到了責任或得到了安慰。

昨天下午,北京市公安局表示,網(wǎng)傳視頻“3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中的3名嫌疑人全部落網(wǎng)。記者了解到,被打孩子小東(化名)已到醫(yī)院接受檢查,可能有內(nèi)傷,具體傷情需要進一步確認。打人者程某的母親表示,很對不起小東,希望能向孩子當面道歉。(據(jù)5月28日《人民網(wǎng)》)

視頻一經(jīng)發(fā)布就立刻引起了網(wǎng)民關注,經(jīng)過警方調(diào)查,打人的3名嫌疑人中最大的17歲,最小的15歲,而被打少年小東只有14歲。打人者程某的母親表示希望能向孩子當面道歉,道歉固然應該,可是該道歉、該懺悔的又豈止她一個?

打人者和被打者都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家庭。成長環(huán)境差,道德理念缺失,使得這類孩子不但成為了犯罪行為的實施者,也成了受害者。

首先,父母應該懺悔。父母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肩負著撫養(yǎng)教育的責任,然而外來務工人員大多都忙于生計,根本無暇照顧孩子,與孩子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讓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接觸不良的人和事,混跡網(wǎng)吧等不良場所,以至于輟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對學生安全負責。應該建立嚴格出入校制度,不允許外來人員進入,留意學校周邊的游蕩人員,保護好學生安全。與此同時,學校不僅要教授文化知識,更是傳授做人的道理。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做到育人先育德。

最重要的是,社會監(jiān)管部門更應該深刻思考和反省。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當?shù)卣块T應該充分保證其受教育的權利,而不是放任他們就讀于“育慧學?!边@類連學籍證明都無法出具的自辦學校。另外,對于人口構成較復雜的區(qū)域,轄區(qū)派出所等治安部門應該加強安保工作,確保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有一個安全的求學環(huán)境。

要杜絕“少年被圍毆”的慘劇發(fā)生,除了懺悔,更應拿出行動。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讓我們的中國夢有希望、有根基、有色彩。

“少年遭圍毆案”發(fā)生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奶西村,和眾多北京城鄉(xiāng)結合部的鄉(xiāng)村一樣,在這個村子里聚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者以及他們的孩子。父母白天外出工作,無暇顧及他們。離開學校,男孩子基本都去網(wǎng)吧,無所事事地等待工作,這就是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5月27日《北京青年報》)

奶西村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村落,卻因為“少年遭圍毆案”成為輿論焦點。面對這樣的失范現(xiàn)象,公眾通常都會驚詫不已,從法律、文明、社會心態(tài)等多個角度進行口誅筆伐。然而,如果我們光感慨幾句、驚嘆兩聲,除了滿足自身的道德虛驕之外,往往于事無補。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去關注這些青少年的生存生態(tài),打撈那些“沉沒的聲音”。

一方面,伴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教育改變命運的周期變長、相關度降低,農(nóng)民工子弟通過高等教育實現(xiàn)“人生出彩”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農(nóng)民工子弟在精神世界的發(fā)育和建設上存在缺失和短板,導致他們精神蒼白,難以看到人生的光亮和希望,“少年遭圍毆案”只不過是一個縮影。

農(nóng)民工子弟的精神文化也需要在現(xiàn)實世界中得到及時、有效的援助,只有將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農(nóng)民工子弟的人生,才會有更多光亮和希望。

【在尋求對未成年人犯罪矯治和權益保障中,公權力的介入只是一個環(huán)節(jié),缺乏社會力量的參與,其很難及時而靈敏地發(fā)現(xiàn)暗藏于家庭、學校和社會某個角落的危險。】

北京市高院昨天發(fā)布2013年度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工作報告。這是全國法院首度將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情況以白皮書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大量的實證數(shù)據(jù),顯示出未成年犯罪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司法是社會的晴雨表。作為化解糾紛、懲治犯罪的制度性平臺,法院以結果輸出的方式,反射出當前社會的矛盾現(xiàn)狀及治安狀況。未成年人案件的多寡及其特點,不僅反映出司法矯治和社會防范上的偏失,也折射出未成年人生存發(fā)展中存在的諸多社會問題。由此可見,北京高院的報告意義重大。

無論是未成年人犯罪,還是未成年人受到犯罪侵害,某種程度上都是社會問題的結果。司法反饋給社會的各種數(shù)據(jù),為我們查找社會問題、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了方向。報告顯示,2013年判處的未成年罪犯中,在校生犯罪率達21.6%,其中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犯罪占67%。育人的“象牙塔”卻輸送出犯罪人,說明學校針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還存在漏洞。是不是對學生業(yè)績關注過度,而忽視了學校人格教育的基本目的?

再比如,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占65.3%。這應該與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監(jiān)管不力有關,也再次驗證了家庭教育對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皢栴}少年”現(xiàn)象的背后,往往是“問題家庭”。有數(shù)據(jù)顯示,離異單親家庭、離異再婚家庭和父母有一方“缺席”的家庭,在未成年犯罪中占20%左右。這說明,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決非司法機關一家的事情,更需要系統(tǒng)性思維,以解決案件折射出的社會病灶為根本。

當然,在尋求對未成年人犯罪矯治和權益保障中,公權力的介入只是一個環(huán)節(jié),缺乏社會力量的參與,其很難及時而靈敏地發(fā)現(xiàn)暗藏于家庭、學校和社會某個角落的危險。前兩天曝光的朝陽區(qū)奶西村少年狂毆事件,也是在網(wǎng)上視頻曝光引起公眾關注后,公安機關才得以介入調(diào)查。為此,報告特別提出要建立防止虐童等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強制報告”制度。這無疑是個很有針對性的建議,需要立法予以確認和完善,對負有報告義務的知情者和監(jiān)管者設計相應的法律責任。不過這也說明,社會對于未成年人的監(jiān)管和照顧體系并不完備,諸如國外發(fā)達的社會性組織的功能尚未挖掘,家庭、學校、社區(qū)等并未形成有效的功能互補。而在缺乏系統(tǒng)性思維和全局性關照的情況下,司法機關注定要背負難以承載的重任。

本報特約評論員 傅達林

【對這些在城市邊緣“野草般”生長的“移民第二代”,城市不能再漠然視之。對其投以幫助與關愛,不僅是為了提升他們的生存和發(fā)展能力,也是為了城市長久的穩(wěn)定?!?/p>

經(jīng)北京警方連夜工作,網(wǎng)傳“三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視頻中的3名嫌疑人已全部落網(wǎng)。施暴者均為十多歲的孩子,跟隨打工的父母來京。媒體報道,在案發(fā)地朝陽區(qū)崔各莊鄉(xiāng)奶西村,聚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者以及他們的孩子,父母白天外出工作,無暇顧及他們。對于他們來說,離開學校,無所事事每天上網(wǎng)和等待滿16歲出去工作,就是他們?nèi)康纳?。而在百無聊賴中,各種危及社會安定的事件,也或多或少地有了他們的身影。

這些孩子,是典型的“移民第二代”。所謂“移民第二代”,是指隨父母移民到新城市來的被動移民者。他們與父輩的謹慎、膽小,認為自己是外來人口,在別人的地盤上來討生活就應該委曲求全夾著尾巴做人的人生原則不同,他們出生在城市或在很小的時候就來到城市,耳濡目染著城市的繁華,并渴望融入其中。

當他們的這種渴望受到各種藩籬阻滯時,他們比父輩更容易生出不平感,這種不平感,如果作用得當,可能會成為催人奮發(fā)的力量,而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會成為一種扭曲的破壞性力量。北京高院昨天發(fā)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工作報告》(簡稱白皮書)也顯示,“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較高”,已成為北京未成年犯罪的特征之一。

這個問題,在世界各地的大規(guī)模城市化發(fā)展中,都曾經(jīng)遇到過?;钴S于世界各地的“越青幫”“華青幫”等幫會勢力,大多是由移民第二代組成,而黑手黨等黑幫組織,也以第二代移民最為強勢兇猛。目前,我國正處在進入“移民第二代”高速增長時期,雖然大規(guī)模的負面力量還沒有出現(xiàn),但在珠三角曾經(jīng)活躍一時的“砍手黨”,以及包括最近發(fā)生的輪流毆打少年事件,卻在提醒人們,對這件事情不能掉以輕心。

對于大多數(shù)進城的外來人口,不管在城市里是否能得到教育機會,還是就業(yè)機會,甚至是否得到別人的認可與笑臉,都無法改變他們“回不去了”的事實。對外來人口及其后代報之以善意和平等態(tài)度,甚至為他們提供包括教育和就業(yè)機會,以寬容的心態(tài),正視他們的不完美,對其投以幫助與關愛,不僅是為了提升他們的生存和發(fā)展能力,也是為了城市長久的穩(wěn)定。

對這些在城市邊緣“野草般”生長的“移民第二代”,城市不能再漠然視之。北京高院的白皮書呼吁“將外來流動未成年人納入信息監(jiān)管”,這種監(jiān)管不應僅著眼于預防犯罪,還要盡可能幫助他們?nèi)谌氤鞘小6嘁凰鶎W校,也許就會少一所監(jiān)獄;多一份關愛與呵護,也許就會少更多的惡性事件和傷心眼淚。這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威脅,而是迫在眉睫的事實。

曾穎(作家)

昨天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表示,網(wǎng)傳視頻“3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中的3名嫌疑人全部落網(wǎng)。記者從家屬處了解到,被打孩子小東(化名)已到醫(yī)院接受檢查,可能有內(nèi)傷,具體傷情需要進一步確認。打人者程某的母親表示,很對不起小東,希望能向孩子當面道歉。(5月27日《京華時報》)

法律是寬容的,但是一旦觸犯法律,那他們就擁有一個共同的稱謂:“罪犯”。我國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包括嬰兒、兒童及部分青少年。事件中的打人者無疑都是未成年人,然而,倘若我們再僅用“未成年人”“孩子”的角色下定義,姑息了他們曾犯下的過錯,那又如何面對那位被欺凌的孩子,如何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呢?在他們看來,也許正因為法律的威嚴可以被一次次打破,未成年人的惡性可以被一次次地姑息,因而,法律的權威正在喪失。這把標有“未成年人”的保護傘,只會讓他們今后更加放縱、更加瘋狂。

年紀小與不懂事,早已不能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借口。法律的懲處也不應該以是否成年作為界定犯罪的依據(jù)。在多數(shù)成年人眼中,他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然而,事實果真如此?

我們的生活中,摻雜著各種暴力、血腥的影視劇和書籍,而社會競爭的殘酷、早熟早戀的誘導、人文教育的缺失和家庭關愛的不足等,更是讓暴力的“不正之風”有了生存的土壤。強權、暴力、威嚇、金錢,在這種種攻勢下,工人、農(nóng)民、領導、官員一個接一個地淪陷,更何況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孩子?

因此,我們的青少年已不能用六七十年代那一套來看待和教育了。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發(fā)生著變化,孩子們又何嘗不是在“與時俱進”?他們初嘗暴力的新鮮,就像得到了一件好玩的玩具;他們認識不到弱者的卑微,更缺乏最基本的同情與憐憫。這就是歐美所標榜的“暴力美學”,同時也是東方所不齒的“恃強凌弱”。

筆者認為,主觀故意行為和客觀無心之失應該成為法律人性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如果不加以重視和引導,諸如此類的事情今后將會越來越多,對于孩子我們不能一味的庇護,只有讓他們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懂得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他們才能夠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具備正確的判斷力的人。

把好文化關、做好價值引導、嚴肅法律法紀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嚴懲是不得已而為之,防微杜漸,以防萬一,更是為了治病救人,杜絕暴力的泛濫。金錢和物質(zhì)不能滿足一切,我們給應該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給予足夠的關愛和保護,不要讓“未成年”再成為逃避法律責任的借口。

日前,一則題為“實拍3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眾多網(wǎng)友報案”的視頻引發(fā)關注。雖然最終《新京報》記者調(diào)查證實,被打少年并未死亡,但視頻中一幕幕殘暴的場景,仍令許多人震驚。5月26日上午,經(jīng)北京警方連夜工作,3名嫌疑人全部落網(wǎng)。

教育有缺失

依北京警方提供的消息,可以歸納出幾個涉事者的共性。其一,四人都屬于少年階段,其中有兩個出生于1999年,一個出生于1997年,被打的小剛僅14歲;其二,包括被打者都缺少父母的關照,受害人小剛被打后竟未告知父母,也未及時報警;其三,法律意識淡薄,用暴力擺平事情的行為毫無疑問是違法的,但是看到視頻中那近乎招招致命的舉動,感覺不到施暴者有任何忌憚。

這種青少年暴力的視頻已經(jīng)不止一次驚呆網(wǎng)絡,上述共性也多有體現(xiàn),每每勾起我們的困惑——那些瘋狂的少年怎么了?家長和學校的教育該怎樣反思?從家長的角度看,顯然沒有盡到應有責任,打人者均是外來人口、無業(yè)游民,父母要么不在身邊,要么忙于生計無暇顧及,最終導致了案件的發(fā)生,事到如今,不但涉事者的父母需要悔過,其他人也應以之為鏡。同時,十四五歲的他們顯然仍處于讀書的年紀,為何沒能接受正常教育,是因為家庭原因還是學校將他們拒之門外?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存在覆蓋度方面的缺憾,是不是在法律常識的普及上著墨太少?顯然,仍需更多集體反思來求解。(李光金)

“古惑仔”的扭曲誘惑

少年暴力之猖獗,還應追問當下的社會風氣。青少年處于價值觀形成階段,容易受大環(huán)境影響。坦白地說,當前影視作品、網(wǎng)絡游戲中的暴力血腥場面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青少年的暴戾。槍戰(zhàn)、拳擊、搏斗……刀光劍影的網(wǎng)絡游戲讓青少年身心處于高度緊張的“戰(zhàn)斗”狀態(tài),性情、行為都受感染,渾渾噩噩中已被暴力吞噬。一些青少年走上不歸路,歸根結底竟是因為沉迷網(wǎng)絡,沒錢網(wǎng)游。

而影視作品的血腥暴力也“貢獻不小”,以香港黑社會影片為甚。黑夜旺角街頭的廝打、燈紅酒綠深處的“拼殺”、古惑仔與黑老大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復仇……劇情不僅將暴力行為扣上“仗義”“酷”“愛憎分明”等高尚光環(huán),而且把“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塑造成正常狀態(tài)。在電影不分級的背景下,如何限制相關影視場面給青少年的負能量,是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要議題。

最后,一些新聞報道在談及犯罪案件時,過多細節(jié)描寫,也給青少年帶來不良影響,容易給他們造成示范效應。所以,療治“少年暴力”,不妨從社會風氣的清肅做起。(陳小雁)

【近年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不追溯他們的墮落之途,不清理侵染他們心靈的毒素,誰敢保證沒有下一群光背男?】

近日,一段名為“這還是人嗎,簡直是畜生”的視頻在網(wǎng)上傳播,視頻中,3名光著上身的年輕男子用棍棒、拳腳圍毆一名少年,少年被打得幾次倒地。北京警方25日晚表示,警方正全力調(diào)查。另據(jù)報道,被打男孩小亮(化名)今年14歲,正讀六年級。三名打人者和他同是北京朝陽區(qū)奶西村人,均無業(yè)。

但凡看過打人視頻的人,內(nèi)心恐怕都會升騰起悲憤和痛惜。悲憤,是因為打人者手段極其殘忍,肘擊、腳踢、踩踏、扇耳光、膝蓋頂、棍子抽,最后竟用水泥塊砸暈小亮;痛惜,是因為被打者是個孩子,遭此不幸,心靈將留下多大創(chuàng)傷。童年的不幸往往是一生不幸的源頭。因此,在對小亮身體治療的同時,還須修復他受傷的心靈。

除了悲憤和痛惜,更多的則是費解。光背男與小亮究竟有何深仇大恨,至于下此毒手?據(jù)媒體報道,光背男因懷疑小亮告密打人。在視頻里,打人者反復問小亮“是不是你告的?”還說“警察局蹲著也不好受”等,據(jù)此可以初步判斷,小亮確有可能舉報了打人者。如果小亮的舉報令施暴者“蹲警察局”,當屬踐行正義,可贊可鼓勵,斷不該被暴毆。

朗朗乾坤,豈容惡行橫行?打人視頻曝光后,公安部有關部門、北京市公安局的官微相繼表態(tài),特別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微指斥:“殘害生命的嚴重暴力犯罪,始終是警方打擊的重點,絕不允許罪惡當?shù)馈!闭\然,容忍罪惡就是傷害正義,必須對毆打少年的暴力行為零容忍,必須依法懲處打人者。據(jù)媒體報道,打人者已被警方帶走。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嚴懲。

在快慰之余,尚有兩大疑點待解。其一,從視頻內(nèi)容看,三名打人者年齡不大,有媒體報道稱15歲左右。如果屬實,他們還是未成年人,打人當被究責,但身為未成年人的他們?nèi)绱嗣孕疟┝?,如此殘暴,何嘗不是受害者?從被告密到打人,他們的沉淪軌跡顯示,他們是問題少年。對這樣的問題少年,我們不應止于撻伐,更不能喊打喊殺。我們需要追問,他們的人生何以下墜?如何拯救他們?

其二,小亮本應免于被打。不知道小亮是向?qū)W校還是警方舉報,但無論學校還是警方,都有責任保護小亮的人身安全。目前真相未明,小亮為何未能逃脫報復尚需調(diào)查。

光背男終須為暴戾承擔代價,但這起事件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法律意義上的審思。近年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當事人正擁有陽光青春,卻染上血腥,本應舒展夢想,卻過早沉淪。不追溯他們的墮落之途,不清理侵染他們心靈的毒素,誰敢保證沒有下一群光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