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蔣經國受景仰 源于大陸經驗
來源:東南網 2013-01-12 編輯:唐麗萍
東南網1月12日訊 1月13日是蔣經國逝世25周年紀念,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邵銘煌接受訪問時表示,蔣經國民調支持率至今仍超過50%,非常不容易,這是政治人物歷史定位最好的見證,蔣受臺灣人民景仰,源于他在大陸施政的經驗。 邵銘煌表示,蔣經國留學蘇聯(lián)12年,直到對日抗戰(zhàn)前一年才回到大陸,在家鄉(xiāng)沉潛8個月后,接受他的父親蔣介石安排出任江西省新兵都練處處長,協(xié)助江西省主席熊式輝,1939年6月改調第4行政區(qū)行政督察專員,開始建設新贛南,這是蔣經國從政的開始,是對抗戰(zhàn)工作的一環(huán)。 他指出,贛南行政區(qū)共有11縣,以前都是軍閥占據的地方,地貧人窮,地方山寨、土匪很多,治安很差,貪污情況嚴重,當時蔣29歲,在這里樹立勤政、肅貪、整頓治安的風格,例如蔣為改善治安,親自率少數(shù)干部深入地方山寨拜會勢力龐大的土匪頭周盛運,兩人喝酒吃肉,稱兄道弟,周感念蔣沒有派兵圍剿,承諾不再為亂地方,蔣溝通奏效。 他說,蔣經國也辦青年干訓班,親自率干部走入民間了解民困,解決問題;當時農忙時人手不足,蔣親自協(xié)助農家播種、收割,這些有歷史照片為證;蔣還為民伸張冤屈平反,“蔣青天”名號因此而來,現(xiàn)在許多縣市長都舉辦與民有約,其實這是蔣經國開的先例,當時蔣規(guī)定每周4的下午親自接見民眾解決民怨;對日抗戰(zhàn)8年之中,蔣有6年在建設新贛南,最后達成施政總目標“5有”,就是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工作做、有屋住、有書讀。 他表示,1948年8月大陸政治動蕩經濟惡化,蔣經國被派去督導上海經濟管制工作,原本猶豫擔心無法勝任,但看了蔣中正所贈基督教勵志書《荒漠甘泉》,其中一篇說羅馬士兵以去是必需的,活是不必需的為由,不顧勸阻赴前線作戰(zhàn);蔣經國體認到命不重要,完成任務才重要,因此愿意肩負重任,沒想到遭遇權貴、貪官、奸商多方掣肘,整頓金融遭致反效果,改革70天失敗收場。 邵銘煌指出,蔣經國離開上海時,曾發(fā)表告上海市民書表示道歉,日記里也承認失敗、內心痛苦;日后在臺施政,特別重視平抑物價,主張生活向下看,工作向上看,所以蔣經國生活簡樸,一切以工作為主,現(xiàn)在臺灣經濟根基穩(wěn)固,老百姓生活無虞,都是當時蔣執(zhí)政打下的基礎,累積財富,才會獲得這么多老百姓感念。 |
- ·福建開通12110短信和網上報警服務
- ·春節(jié)期間小型客車免高速路通行費
- ·中紀委監(jiān)察部:實名舉報將優(yōu)先辦理
- ·福建新政:支持省屬公立醫(yī)院改革
- ·明起福建將迎來新年第二股冷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