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宜居的揚州西郊胡莊村,有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陳文紅,57歲,曾經(jīng)是胡莊村的老婦女主任、老村長。她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工作在農(nóng)村。因此,她對農(nóng)村、對農(nóng)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在職時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以滿腔的熱忱關心、幫助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積極為廣大村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退休后,仍為社會發(fā)光發(fā)熱。2007年,街道婦聯(lián)向全社會發(fā)出“情系留守兒童,樂做愛心媽媽”的倡議書,陳文紅也積極加入到了“愛心媽媽”行列中來,抒寫著一部部動人詩篇,唱響著一曲曲愛心樂章。她先后榮獲“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十佳文明戶”、“五好和諧家庭”等多種榮譽稱號。
本村馮莊組的一個女孩叫劉志燕,是陳文紅結對的其中一位留守兒童,今年20歲了,是個性情開朗,活潑大方的女孩,很難想象她曾經(jīng)是個非常沉默的孩子。是什么讓她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我們從她一口一個“陳媽媽”的話語里尋找到了答案。志燕年幼時,父親在外打工意外癱瘓,母親改嫁外地,從小跟隨奶奶長大,性格孤僻,怕見生人。陳文紅回憶道:剛接觸志燕時,她害羞地躲在門后不肯出來,更別提與她交流??粗⒆訂伪《陋毜纳碛?,陳文紅決定,既然認了這個女兒,就要盡一個母親的義務,給她一種家的歸屬感,讓她走進家庭,體驗家的溫暖,以彌補缺失的親情。家庭的變故讓這個涉世未深的孩子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她一時不知如何接受這個“媽媽”,處處顯得拘謹。為了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陳文紅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與志燕的任課老師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及學習情況。志燕習慣于沉默不語,同學們?nèi)宄扇旱赝嫠r,她總是在旁邊默默地看,就是不能融入其中。針對志燕的這種現(xiàn)狀,陳文紅耐心教育她要多與同齡人相處,多與老師交流。為了讓志燕建立自信心,融入群體生活,陳文紅特地來到志燕的學校,像親生媽媽一樣陪志燕和同學們一起玩,一起聊天,在小伙伴羨慕的目光中,小志燕是那么幸福。老師和鄰居都說,小志燕像變了一個人,活潑開朗了。小伙伴游戲的隊伍中有了她的身影,在家里還會開心地唱唱歌??吹街狙嗟淖兓?,年邁的奶奶也非常欣慰。多年來,陳文紅只要一有空閑,總不忘去看看志燕,談心、聊天從不間斷,并給她送去學習、生活等用品。如今,劉志燕已考上師范大學,提到陳文紅這位“愛心媽媽”,志燕十分感慨:“陳媽媽雖然不是我的親媽媽,但她比親媽媽還要親,是她給了我母親般的關懷,是她讓我不再記恨生母,是她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
作為母親,看著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她最大的愿望,也是最大的欣慰。當一個人需要關懷,需要幫助的時候,陳文紅義無反顧地奉獻著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力量雖小,情義卻無價。
“孤兒”---王靜,母親在她三歲時因病去世,父親因受不了喪妻之痛的打擊,多年臥病在床,在王靜十歲的時候也撒手離去。小王靜就只能在爺爺奶奶的身邊像小草一樣無奈而堅強地活著??粗@個本該一臉天真而現(xiàn)在卻是一臉沉重的孩子,看著這個本該在父母懷里撒嬌而現(xiàn)在卻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擔的孩子,陳文紅哭了,心被緊緊地揪著。這是2008年10月17日陳文紅在《愛心媽媽筆記》上留下的一段話:“小王靜十二歲了,在自己的記憶里還不知道穿新衣裳的滋味,她的衣裳多數(shù)是鄰居看他們可憐送來的舊衣服。破爛得不能關閉的木門,寒風隨時可進的窗子,一把銹跡斑斑的鐵鎖,無言地宣告著主人的貧窮...”為了使小王靜能安心學習,陳文紅為其家庭聯(lián)系民政科辦理了低保,并發(fā)動其他愛心人士進行社會捐助,為孩子的學習、生活解除了后顧之憂。陳文紅每學期開學初都會為孩子送去學習必需品,資助慰問金,讓孩子安心上學,不必擔心學費問題。平時一直保持聯(lián)系,關心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在節(jié)日來臨之際,還給她家送去色拉油、大米等生活物資。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艱難的家境使小王靜比同齡的孩子更懂事,每天做完作業(yè)后,小王靜都會幫爺爺奶奶做些家務,掃地,洗衣,喂豬,家務事做得有板有眼。一天,陳文紅來到小王靜的家,看著辛苦的小王靜,心疼了地拉著小王靜的手說:“孩子,家里有什么困難跟‘陳媽媽’說,多花點兒時間在學習上,長大后媽媽的班還等著你來接呢!”孩子用力地點著頭說:“您放心,我每天總是先做完作業(yè)再幫爺爺奶奶干活的。我會好好學習的,長大后我要像你一樣做個有愛心的人;我還會好好地回報社會,資助更多的像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一席話,說得陳文紅熱淚盈眶,多懂事的孩子。社會需要愛,留守兒童需要關心,今天“媽媽”呵護小樹苗的成長,明天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人間將不會有風沙的肆虐。陳文紅一直強調(diào):“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幸福、快樂地成長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愿意生出援助之手,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愛心,充滿力量。這力量,它能讓我們精神抖擻;這力量,從你我的眼里輕輕釋放;這力量,能使人感到這個社會的溫情;這力量,能使周圍的人受到教育和影響。
外地來揚打工的汪輝,家境貧寒,大兒子先天小兒麻痹癥,每天只能坐輪椅,品學兼優(yōu)的小兒子考上了邗江中學,全家人既歡喜又憂愁,盡管夫婦倆省吃儉用,也難以負擔孩子上學的各項費用。陳文紅對他家的情況非常同情,心想,救助只能解決一時,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她將自己家的老房子騰出來免費給汪輝一家居住,為他們省下房租錢,并將夫妻二人分別介紹到汊河金鍛廠和憶和帽廠去工作。同時陳文紅多次找到學校校長,向教育部相關部門申請減免部分學雜費?,F(xiàn)在一家人收入穩(wěn)定,生活有滋有味,大兒子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汪輝常常念叨:“是陳主任給了我們熱情幫扶,才使我們家穩(wěn)定下來。我們的戶籍雖然不在揚州,但遇到了這么好的村干部,讓我們感到不是這里的村民勝似村民?!翱申愇募t卻說:“你們從外地來我們這打工實屬不容易,我作為當?shù)厝罕姂撚米约旱哪芰椭銈儯屇銈兂鲩T在外也能感覺自己像在家一樣。”不僅如此,她還積極幫助他們一家享受“新市民”的待遇,讓他們與本地人同管理,同服務,同享受。
無論誰,只要有困難,她都毫不吝嗇,盡其所能。孩子們生病了,她是家長;亂花錢了,她又成了賬房先生;想家了,帶到家里做上好吃的;想父母了,她用自己的手機為他們免費開通親情熱線;學習掉隊了,她又開展“一幫一”活動;夏天,為他們泡上一壺清涼的菊花茶;冬天,為他們煮上一壺暖暖的大棗茶;哭了,她輕輕地替他們擦掉眼淚;笑了,她和他們一起開懷。陳文紅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和關心更多的困難兒童、留守兒童,把“愛心媽媽”的榮譽發(fā)揚光大,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