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繼“瘋狂的大蒜”后,在食用油“集中漲價”帶動下,乳品業(yè)也開始醞釀提價,除了食品價格上漲,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也借資源價格改革展開新一輪上調(diào)。(12月22日,新華網(wǎng))
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與百姓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價格輪番上漲,從大蒜、辣椒到水、電、氣,對于經(jīng)濟危機下的物價漲幅,這些“漲”聲背后代表了什么呢?有人戲言“工資原地不動、水價煤氣持續(xù)上漲、房價坐上火箭,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幾年,住房、教育以及醫(yī)療成為壓在廣大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令人喘不過氣來。雖然老百姓的工資水平不斷提高,但遭遇的是水、電、氣、油、熱等壟斷公共產(chǎn)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輪番漲價。很多人感嘆收入增速遠遠趕不上跑步前進的物價上漲速度。繼大蒜瘋漲之后,調(diào)味料的瘋漲還在繼續(xù),前段日子辣椒也打著“防甲流”的名號,開始“爆炒”,白糖價格最近也啟動上漲步伐,那么,近期媒體報道的各地水價、電價上漲到底是空穴來風還是已現(xiàn)端倪農(nóng)產(chǎn)品漲價的“大蒜效應”?
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物價漲漲落落,本是正?,F(xiàn)象。然而,目前拿成本說事,已成了漲價的 “硬道理”。民用水電氣和公交、通訊等壟斷行業(yè)似乎在進行一場漲價競賽,而且只要開了聽證會,提價就成了定律。
在過去的一年中,老百姓幾乎是在一片“漲”聲中度過的。食品、服裝、交通費、電訊費、醫(yī)療藥品費、教育費、水電氣費、房租、物業(yè)費等生活必需品支出,是家庭維持生計起碼的消費,常被稱為“剛性支出”。這些支出項目價格上的上漲,即便是看起來幅度不大的上漲,對低收入者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支出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都用于此。物價快速、大幅上漲,不僅影響到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給中等收入人群帶來一種“擔憂感”,令這些人群備感生活壓力。
面對物價的快速上漲,有些人精打細算過日子,重回“節(jié)衣縮食”,艱苦奮斗傳統(tǒng),網(wǎng)上還有網(wǎng)友紛紛將“省錢之道”和“慳錢絕招”拿出來共享,就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例證。
筆者希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價格能早一天理性回歸,作為政府部門應承擔更多公共責任,既需想辦法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又要千方百計在稅收、就業(yè)等多方面給予對低收入群體支持,只有解決了中低收入者增長問題,那么,即使物價再上漲,百姓也不那么敏感和痛楚了。牛年“漲聲四起”能否虎年換來“掌聲四起”?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 2009-12-23“市場化”能壓住公共產(chǎn)品“漲價風”嗎
- 2009-12-21政府部門應干預公用事業(yè)漲價行為
- 2009-12-21壟斷產(chǎn)品漲價:要聽證更要論證
- 2009-12-21水價不透明,漲價難以讓人信服
- 2009-12-17推動節(jié)水,不能總靠漲價
- 2009-12-15別讓壟斷型漲價蠶食民生
- 2009-12-13白酒紛紛漲價莫非都“醉”昏了頭
- 2009-12-12為漲價玩“潛伏” 聽證會還有多大意思
- 2009-12-11“公交14年未漲價”就已是“優(yōu)惠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