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多,多項市政工程同時施工,讓廣州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市民投訴不斷。昨天,市長張廣寧就此向市民道歉,“造成這種情況,市政府是有責任的,作為市長要負主要責任。市政府以及我本人深感內疚,誠心誠意向市民群眾深表歉意?!?(2010年01月30日《廣州日報 》)
一市之長,為工作失誤誠懇地向市民道歉,確實讓人感受了“政府的溫暖”。中國老百姓是最不記仇、最有包容精神的。在受到傷害后,往往會因官員的幾句軟話而心生感動,覺得能逼得“官家認錯”是莫大的榮譽,一腔怒火多會因虛榮心的滿足而冰融消解。
中國人這種“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寬容傳統(tǒng),自古就被政客們所利用,漢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等都下過“罪已詔”,而子民們也隨即會“山呼萬歲”、感恩戴德。而近年來,在中國政壇,“官員道歉”像電影一樣紛紛上演——為了供水問題懷化市委書記道歉,為了黃金周期間欺詐游客消費事件三亞市長道歉,為了“11.21”鶴崗難事件黑龍江省省長道歉......在公共危機中面前,中國官員應對之道越來越“聰明”,“公開道歉”這一百試不爽的妙招運用得也益發(fā)純熟。
見得多了,更多的人開始清醒過來,不再對官員的“道歉”頂禮膜拜,轉而批評其虛偽、假惺惺,是“作秀”。可事實上,大部分官員的道歉還依然是有感而發(fā)的,絕非裝腔作勢、糊弄老百姓,而他們的“檢討書”也越來越情真意切,從“對不起黨、對不起組織、對不起人民”的官話套話,到掏心窩子的真話,如臨汾市市長李天太為洪洞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道歉,“徹夜難眠,內疚不安,再三自責”,字字含著愧意,句句包裹真情,絕非虛言妄語。
其實,我們不必過于懷疑官員們“道歉”的真?zhèn)?,出了事,不僅損害了公眾利益、破壞了政府形象,而且給自己的仕途、人生簿上濺上了污點,于公于私,官員們都會心生愧疚、悔不當初的。問題就來了,既然官員不是虛情假意,為什么得不到民眾的認同?其實,道歉本沒有錯,錯得是官員們過于依賴這根“稻草”了。事后自省與事前防范,我們肯定會樂見后者,面對因官員失職造成的慘痛,絕不會有人因為可以看到官員上演聲情并茂的“悲劇”、過足“戲癮”而興高彩烈。而那些試圖用“道歉”來博取同情、規(guī)避責任的官員,則更是為民心所不容、輿論所不恥。
老百姓真心希望的,不是官員們事后的真情表白,而是事前的科學規(guī)劃、認真研究、嚴格監(jiān)管、細心工作,將一項項事端化解于無形、防患于未然,真正樹立起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官員們,請少一些“道歉”,多一點“預防”,好嗎?
- 2010-01-31鐵道部長別用“當場道歉”玩花活
- 2010-01-11鳩山的低頭道歉將是中日雙贏
- 2010-01-10“飛赴重慶道歉”的機票錢不能讓公家出
- 2009-12-30上海主持人終于道歉了,知錯就好
- 2009-12-14官員有錯,應檢討而非道歉
- 2009-12-19哈爾濱消協(xié)在替誰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