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廈門網民發(fā)出了“抵制鳳姐”的聲音,但鳳姐還是來了,前天晚上在廈門的54娛樂城堡“走穴”。(11月1日東南網-海峽導報)
毫無疑問,這家娛樂場所邀請鳳姐來廈“暢談人生、職場經歷”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活動,雙方目的都很明確:娛樂場所借鳳姐“網絡紅人”的身份及其一貫雷人的行動和語言,來制造轟動,利用“眼球效應”吸引消費者乃至媒體的關注,最終與鳳姐共同淘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的報道和市民的抵制,只會增加活動的曝光度,有助于他們達成目的而已。
縱觀鳳姐“出道”以來的言行,無論是征婚時“非清華、北大畢業(yè)生不嫁”的擇偶標準,還是來廈之前的爆乳廣告牌引起風波,都只是她用來吸引關注的一個炒作手段,用以保持知名度的一個工具:前者,鳳姐利用大眾對其“學歷低、身高1.46米、其貌不揚”的評判,通過設置名校帥男的擇偶標準來制造反差;后者,則以“低俗”為噱頭,來“挑逗”市民的道德底線,以引起爭議、抵制。
因此,當鳳姐來廈“暢談人生、職場經歷”并拋出“我喜歡讀舒婷的文章,不過,她詞很窮,寫得沒我好”這類言論時,我們不必急于反對、抵制,而該先想一想,該娛樂場所的行為沒有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鳳姐的言行也沒有對他人產生傷害,為什么她的言行卻總能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原因就在于以下幾點:其一,部分商家熱衷于打道德的擦邊球,炒作這種偏離主流社會生活的病態(tài)現象;其二,公眾缺乏基本的判斷,習慣于以正義為名,用道德的大棒評判他人;其三,媒體沒有起到社會公器該起的引導作用。
廈門大學的朱冬亮教授認為,作為社會輿論,本身要有寬容心,一個文明的城市,更是應該具有包容的心態(tài),對于“鳳姐”來廈事件,關鍵是每個人都抱一個平常心來看。倘若能如朱教授所言,那么,我們就不會成為商家及鳳姐制造話題的工具,他們自然也就沒了市場。
- 2010-07-26正視鳳姐的智力和品格
- 2010-07-07鳳姐讓“封殺”無以遁形?
- 2010-07-07有關鳳姐的爭議和權利
- 2010-07-06拿鳳姐做反低俗的靶子合適嗎?
- 2010-07-06李少紅應該向鳳姐學習
- 2010-07-01廈門鳳姐待嫁
- 2010-07-01從“廈門鳳姐”想到拜金的無奈
- 2010-06-28“廈門鳳姐”為什么非富二代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