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出生的女孩王圣淇,2008年工作,2010年被提拔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據悉,該大學是廳級單位,一般人需工作9年才能達到該級別,當事人從工作到被提升不足3年。該大學回應,任命是有意識加大年輕干部培養(yǎng),并否認其為某市長女兒的說法。(2月16日《新快報》)
表面看來,這又是“干部年輕化”的一個典范。其實,縱觀古今中外政壇,領導干部年輕化實在不必大驚小怪,現在許多國家,也都有吸納年輕人的機制,年輕的領導干部更是屢見不鮮。
80后走上政壇,干部年輕化,為政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本應是一則正面消息。但在我們這里,年輕干部“破格提拔”或“出格提拔”,一經媒體披露,旋即便引發(fā)公眾強烈質疑,此類事件反而成了官方所謂的“負面消息”??v觀公眾質疑,不外乎圍繞“關系”這一核心進行“習慣性猜想”:親屬親戚關系、高層利益交換關系、金錢關系等等。
與公眾對干部背景進行“習慣性猜想”相對應的,是官方千篇一律的“回應”:要么程序合規(guī)、操作公正透明,要么所提拔的干部能力突出、政治素質過硬。而作為當事人則更多的是躲在幕后沉默不語作壁上觀。很顯然,這類提拔風波不斷被曝光的結果,固化了人們的“習慣性想象”。
公眾之所以質疑一些“低齡”干部升遷,并非是和年輕干部過不去,除了個別人存有“仇官”心理之外,更多的是對社會不公的焦慮,以及對權力固化和權力分配神秘化的不滿。
在這起事件中,遼寧石化大學選擇的回應路徑是:否認王圣淇是某市長之女,這意味著校方可從“關系背景”中脫身;而稱其因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強被“破格提拔”,則意味著王的能力的評判權在于校方,這不是名正言順,理所應當的么?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一個24歲的大學副院長?目前,有關王圣淇的家庭情況、社會關系、教育背景等信息尚未明朗,這有待信息的進一步呈現。退一步來說,即便當事人真如公眾所質疑的是某市長之女,也與副院長一職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還得以“能力”說話?;诖?,王圣淇有什么高超的學術研究水平,有多少突出的業(yè)績,校方不妨拿出來曬一曬,讓公眾看看王是否夠配這個職位。
- 2011-01-28“干部送清華”是一種隱性福利
- 2010-12-23民主是治療干部冷漠癥的良方
- 2010-12-01航天大學怎么還制造“火箭式”干部
- 2010-11-30舉報廳級干部為何要驚動中紀委
- 2010-11-24赴美掛職的別只是行政干部
- 2010-11-23不會寫日記的干部不是好演員?
- 2010-11-19廳級干部終于不評勞模了
- 2010-10-12干部駐村作為大 鄉(xiāng)官走讀隱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