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多月,高校大四學生就將正式畢業(yè)。在廈門一些高校,從五一開始,各類“散伙飯”、“謝師宴”就接踵而來,吃飯的地點越來越講究,飯店、酒吧、星級酒店都能看到花錢如流水的學生。不少學生感慨自己瘋狂“被消費”其實很無奈。(5月16日《海峽導報》)
同窗數(shù)載,共享歡樂,同經(jīng)風雨,再過幾十天就要各奔前程,從此相見再難,畢業(yè)季的空氣里飄散著迷茫、懷念、不舍種種味道。來吧,親愛的同學們,一起吃飯,一起喝酒,一起唱歌,沒有開席,又何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之說呢。不僅是在廈門,每年這個時期,各地高校周邊的飯館酒樓都是燈火通明,學子滿座。
從“學海飯店”胖老板娘紅光滿面的臉上就能看出,這段時間,她沒少賺錢,腰包鼓鼓啊。當然,有人的錢包可就癟了,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既要赴宴,又要回請,讓不少同學左右為難——不赴宴,感情上過不去;赴宴不回請,或者回請?zhí)?,面子上過不去,既要感情又要面子,銀子又不夠用啊。不少人其實是咬緊牙關頂著頭皮上,陷入了“被消費”中不能自拔。
其實高校中類似“散伙飯”這樣的“被消費”還很多,生日消費,節(jié)日消費,哪個不是禮尚往來,你請我回的。一個“被”字透出現(xiàn)實的無奈,在人情禮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重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學校焉能躲過“人情消費”的轟炸?現(xiàn)在的孩子從出生就開始“收禮”:出生禮,滿月禮,百日禮,周歲禮,尚未開口說話,紅包已滾滾而來。稍大一點,從幼兒園開始,就知道過生日的時候小朋友互送禮物。再大一點,進了學校,教師節(jié)給老師買禮物,過生日請同學下館子,這些都不用大人教,吃請文化潛移默化,人情來往無師自通啊。可以說,這“人情消費”是從娃娃開始的,從小學到大學,人越長越大,越來越要面子,“人情消費”當然也就水漲船高。
明白了這一點,再看那些稚氣未脫,在大小飯店推杯換盞的學生,就不會再發(fā)無謂的感概——這只不過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社會大環(huán)境下的一個縮影罷了。唯有希望這越來越重的人情禮,能換來越來越濃的人情味,同學之情不要異化成“同學互請”。
- 2011-03-02“保底用水量”叫人情何以堪
- 2011-02-22“人情禮”越重,“人情味”越淡
- 2011-02-21打破"人情怪圈"要從現(xiàn)在做起
- 2010-10-18殺人犯“漂白”得益于“人情潛規(guī)則”
- 2010-04-20中國人情社會非病態(tài) 只怪遇資本邏輯
- 2010-02-07突擊進人的人情托辭太沒技術含量
- 2010-02-07和平縣長“批”的不是崗位,而是人情
- 2010-02-02老板讓小偷“零薪”打工贖罪的困境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