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就了“現(xiàn)代孔乙己”?
www.fjnet.cn?2012-05-17 16:24? 錢桂林?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50歲的杜偉新已經(jīng)記不清自己具體得了多少獎了,只能模糊地記起,全國性的獎項有130多個,如果加上其他雜牌獎,至少在200個以上。看到記者來采訪,他趕緊招呼丈母娘幫忙把各種獎杯、證書從床底下的箱子中拖了出來。不少獎杯、證書上滿是灰塵。杜偉新有些心疼,用白襯衣的袖口擦了擦獎杯。17年省吃儉用,杜偉新花在各種獲獎證書上的錢有十多萬元,幾乎傾盡畢生積蓄。岳父說,如今女婿窮得只剩下各種獲獎證書了。(5月17日大洋網(wǎng)) 這位五旬的老教師,熱衷于買獎證明自己的不平凡,幾乎花光了積蓄,讀來令人唏噓。這不禁讓人們想起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來,他是一個落魄的讀書人,但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總是穿著一襲長衫,盡管又破又臟,而且還滿嘴“之乎者也”,一個迂腐之極的舊社會的文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位五旬的老教師,其古怪的行為與孔乙己又有多大區(qū)別呢? 如今,榮譽和頭銜是社會上人們用來證明自己的一種常見方式。即便是當(dāng)年叱詫央視的著名主持人倪萍也不例外,她不也“共和國脊梁”了一回嗎?名人尚且如此“逐名”,那就更怪不得普通人愛做“名人夢”了。 記得趙本山在小品里批評“白云”,啥名人?不就是個人名!這個社會上總有人把自己抬舉為“名人”,以便讓人刮目相看、肅然起敬。因此,不少有“人名”的人將“名人”作為追求的人生目標(biāo),自得其樂地滿足自己的虛榮。一旦有人名的人成為了忘記自己“人名”的“名人”,于是社會上的“非人”便多了起來,他們?nèi)四H藰拥膮s遠(yuǎn)離了正常人——真誠沒有了,善良沒有了,包容沒有了,友愛沒有了,責(zé)任沒有了,廉恥沒有了……總之,人該有的諸多“要素”在諸多“名人”身上不見了。名人非人乎?名人是人乎?這兩個問題似乎很難回答。 騙子固然可惡,但如果世界上沒有傻子了,騙子再高明都無用武之地。在媒體無數(shù)次報道后,為何還會有人甘愿“上套”買獎呢?當(dāng)然不排除有部分人確實不知“評獎”的底細(xì)而受蒙騙,但是部分人熱衷于花錢買獎,即使明知道是個騙局,也愿意花錢上當(dāng),所為就是背后的利益。部分獲獎?wù)呖梢阅弥鞣N“榮譽”, 給自己貼金了不說,甚至還可以給自己的履歷加分,成為晉級、晉職的籌碼。 五旬老教師熱衷于花錢買獎,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目前,打著評獎的旗號來攫取利潤,造成評獎魚目混珠,已經(jīng)成為民間評獎的突出問題。浮躁而又缺少監(jiān)管的社會,讓“名人買賣”仍能風(fēng)光無限,我們在感嘆五旬老教師的“執(zhí)著”時,也該拷問一下社會——政府的相關(guān)職能部門到底在干什么吃的?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7]“獲獎專業(yè)戶”是評獎亂象的縮影
- [ 04-16]“盛世中華”評獎涉嫌“詐騙罪”
- [ 04-01]煙草染指政府評獎讓人焦慮
- [ 03-28]“百萬文學(xué)大獎” 評獎模式和潛臺詞
- [ 01-04]愛心沒有門檻 評獎應(yīng)有標(biāo)準(zhǔn)
- [ 07-19]缺乏公信的中國式評獎
- [ 11-24]評獎有黑幕?馮小剛請慎言
- [ 12-19]“橋糊糊”獲獎,說明評獎不能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