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不只是“嚇”出來的
www.fjnet.cn?2012-10-31 08:54? 楚欣?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從10月23日起,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行人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在路口內隨意穿行、翻越中心隔離護欄等交通違法情形,將被依法處以50元以下罰款,對于拒繳罰款者,交警將采取多種手段,進行深入教育。 最近,“中國式過馬路”在媒體上引發(fā)熱議。確實,某些國人過馬路,視紅燈、護欄為無物,橫沖直撞,影響車輛通行,甚至釀成交通事故。石家莊出臺新規(guī),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實屬無奈之舉。而過馬路闖紅燈,只是人們不文明行為中的一種。 說起文明行為,新加坡人是頗為出名的。新加坡社會文明程度為何高?一種解釋是,新加坡的文明是罰出來的,意思是,這個國家對不文明的行為處罰很重,人們?yōu)榱吮苊馐芰P,都比較自覺。這個說法不無道理。但最近有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在中國的《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題為《新加坡的文明是“嚇”出來的》的文章,認為法律的作用不在事后的處罰,而在事前的“阻嚇”。所謂“嚇”,是指因為知道那樣做會受到重罰而產(chǎn)生懼怕的心理,不敢做,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自覺。 看來,重罰之下出文明,有新加坡之例可循。但重罰的措施應嚴格執(zhí)行,不能只是一紙空文,否則無法收到“嚇”的效果?,F(xiàn)在有些地方,缺乏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處罰條例制定之后束之高閣,成為擺設,或執(zhí)行一段時間后,便偃旗息鼓,而社會秩序依然,文明程度不見提高。更需要指出的是,重罰固然能讓社會成員“嚇”而后逐漸自覺,不失為促進文明的一種手段,但個人自覺的取得并非只有“華山一條路”,更多的應是教育、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因此,必須注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并且強調長者、師者、領導干部的以身作則,做文明帶頭人,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毋庸諱言,這正是我們社會的“軟肋”。一些為父為母的人在公共場所隨意丟棄紙屑果皮,一些文化程度甚高的人干著抄襲剽竊的丑事,一些教師滿嘴臟話,這不是給子女、文化程度低的人及學生不良的示范嗎?至于一些官員表面高喊“為人民服務”,背后卻反其道而行之,所產(chǎn)生的影響就更壞了。種種事實表明,今天社會之所以出現(xiàn)許多不文明現(xiàn)象,一些“為上者”負有相當大的責任,應該深刻反省。而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使每個人養(yǎng)成文明的自覺性,不管何時何地,都能表現(xiàn)出高度的道德修養(yǎng)。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 文明與道德,可以概括為“真、善、美”。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中的文明與不文明,大多是一些小事、瑣事,但它關系到一個人的品質修養(yǎng),一個社會的舒適程度,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強弱,絕不可等閑視之。最近各地新聞媒體加大對社會文明的報道力度,宣傳優(yōu)秀人物,鞭撻丑惡現(xiàn)象,很有必要,也取得了某些積極的成效。雖然社會文明不是媒體報道所能夠制造,而是社會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媒體將這件事作為己任,揚善抑惡,并堅持下去,積以時日,就一定會產(chǎn)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5]“史上最臟”讓“美麗中國”蒙上霧霾
- [ 01-11]世界不是文明拳擊場
- [ 12-13]降過橋費,見證城市文明!
- [ 11-24]愛鳥也是生態(tài)文明
- [ 11-15]建“美麗中國”從保護候鳥遷徙開始
- [ 11-15]生態(tài)環(huán)保是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
- [ 11-13]城市管理應杜絕公眾“被不文明”
- [ 10-08]踐行文明之舉,讓“悲劇”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