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福建的黃先生近日向澎湃新聞爆料稱,自己已經落戶上海,但因身份證號碼頭三位數(shù)仍是福建的代碼350,就被上海的部分銀行工作人員拒絕房貸申請。澎湃新聞隨后向銀行和房產中介多方求證發(fā)現(xiàn),“不向福建人提供貸款”似乎已經成為上海一些銀行的“潛規(guī)則”。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幾年前,很多在上海從事鋼貿生意的福建人向上海的銀行騙取巨額貸款,后來無力償還,形成大量壞賬,讓上海的多家銀行損失慘重。(7月30日澎湃新聞)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不是因為被一些福建人中的敗類騙貸讓上海的多家銀行損失慘重,上海的一些銀行也不可能“不向福建人提供貸款”,實在是被吭怕了,情有可原。曾幾何時,一些“老賴”不講信用,給一些商業(yè)銀行留下了不容忽視的呆賬、壞賬,其惡果不言而喻。商業(yè)銀行不是慈善或公益機構,在承擔必要社會責任的同時,更注意把防范控制風險包括貸款風險與追求利潤最大化結合起來,防范控制風險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基本前提,不善于防范控制風險就不可能實現(xiàn)利潤的最大化。這既有相關制度規(guī)定,也是對過往貸款風險的教訓總結。 不過,福建人中的敗類不代表絕大多數(shù)福建人,因為一些福建人中的敗類騙貸讓銀行遭殃,就對其他福建人拒絕貸款,這是以偏概全的錯殺,有失公平,有隨意修改市場游戲規(guī)則之嫌,最終擾亂的是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豈不亂套了?誰的孩子誰抱走,賬要算到騙貸者頭上。銀行應當訴諸法律武器向騙貸者追討;通過征信系統(tǒng),將騙貸者列入“黑名單”,讓其付出應有代價。其實,銀行被一些福建人騙貸,自己也難辭其咎,如果銀行嚴格審核把關,扎緊“制度之籠”,騙貸者難以得逞。因而,上海的銀行更應當反躬自省,查找自身破綻,堵塞漏洞,從源頭上解決騙貸問題。 |
相關閱讀:
- [ 07-31]上海部分銀行封殺“福建人貸款”缺乏理智
- [ 07-31]“貸款歧視”折射誠信檔案缺失
- [ 07-30]福建人申請貸款,銀行憑什么拒絕?
- [ 07-30]不讓福建人貸款,銀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 07-27]讓助學貸款更溫情
- [ 07-15]農民被貸款,追責要跟上
- [ 07-15]多少新增貸款流向了股市
- [ 07-14]“被貸款”事件警示農村金融安全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