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生活教育還是生命教育,都應當是關注個體的教育,離開了個體,談抽象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并不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起同情心和關愛心。不關心事實真相,站在道德制高點簡單抨擊孩子“冷漠”,這本身就是一種冷漠和傲慢?!?/p>
這兩天,一條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轉發(fā)的帖子稱,江蘇泰興濟川中學一名女教師在監(jiān)考中去世,參加考試的初中生目睹老師最后掙扎呻吟,仍平靜地做完題,“是考試太投入了、太認真了,還是他們太過無知,對于眼前發(fā)生的一切,看不出其中危險?!边@個帖子引發(fā)一些人反思——中國當今教育方式是否已經(jīng)失敗了。(相關報道見1月19日《北京青年報》)
最新的報道說,上述帖子描述的并不是事實。該校校長介紹,當時監(jiān)考老師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學生背對該教師,老師很安靜地坐在椅子上,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響,學生發(fā)現(xiàn)監(jiān)考老師沒有站起來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師。這一事實應不難查證,調看教室視頻或詢問班級同學即可,如果老師確實坐在教室后面,學生根本沒有注意到,給考試的孩子們頭上扣上“冷漠”的帽子就很不應該,還涉嫌對他們進行人格侮辱。那名發(fā)帖的家長顯然沒有掌握全部事實,而在發(fā)帖中加入了自己過多的“演繹”,這些“演繹”出的內容,又恰恰與公眾對當前基礎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的印象吻合,于是快速得以傳播,以至于大家不再追問事件的真相。
可以推想,即使有校長出來澄清真相(或者由有關部門獨立調查得出真相),還會有很多人傳播那名家長的帖子,將其作為論證學生已成為冷血的考試機器的鐵證。針對最新的報道,仍有人指責孩子太冷漠,這確實能迎合公眾的情緒,然而必須指出,這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這種不理性的社會情緒,也是制造教育問題的原因之一。
可能有人會說,就是學生沒有目睹教師發(fā)病去世,但也無法否認,現(xiàn)在不少學生比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關愛心。這完全是兩回事,是把“抽象”的冷漠移到具體的個體上,加以演繹放大。這種演繹放大,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并不符合事實;二是對事件中的學生并不公平。除了發(fā)泄情緒之外,不利于改善目前的教育。呼吁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的人士,不要忘記一個基本常識:無論生活教育還是生命教育,都應當是關注個體的教育,離開了個體,談抽象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并不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起同情心和關愛心。那些以培養(yǎng)同情心、關愛心之名關注這件事的人,卻不愿意關心事實真相,而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簡單抨擊孩子“冷漠”,這本身就是一種冷漠和傲慢。
對于女教師監(jiān)考中去世這起悲劇,應該基于事實進行處理和反思。首先應該調查并公布事實真相,公眾不能不顧事實真相,以訛傳訛,批評學生冷漠冷血,如果由此給當事的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則是錯上加錯。假如事實真相與家長發(fā)帖所指相去甚遠,發(fā)帖的家長應該站出來向孩子們道歉——這也是一種教育。
其次,在這起事件中,可能確有學生對老師的死感到“與己無關”,談到老師去世,就像談一個與自己無關的陌生人一樣。這需要嚴肅審視目前的師生關系和學校的生命教育。一些學生和老師并不親近,學生從老師那里感受不到親切,老師也從學生那里感受不到尊重,這是我國師生關系的現(xiàn)實,不僅師生矛盾增多,而且家長和學校沖突也加劇,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必須正視這一現(xiàn)實,通過改革教育評價制度和學校辦學制度,來修復已經(jīng)扭曲的功利的師生關系。
另外,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也不只是學校教育的職責,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共同參與。尤其是家庭教育,應該重點放在做人的教育,如果孩子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關愛心,家長要追問自己的教育失責?,F(xiàn)在,一些家庭的親子關系也有功利化的趨勢,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也多用分數(shù)、金錢等功利因素來衡量,這也需要引起家長的警醒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