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_国产一区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lián)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走進美國醫(yī)學院的北京女孩兒 人生全憑自己描繪
jianaisc.com?2012-01-31 16:28? ?來源:北京晚報    我來說兩句

走中了解世界

高二時學校有個去日本的學生交流活動,主要是參觀當?shù)氐膶W校、民俗館、科技館,聽講座,并進行一些民俗交流。住在日本的同學家里,體驗一下日本學生的生活。

當時我寄宿家庭的孩子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生,在她家住的時候,首先就感覺到之前的培訓內容還是很有作用的。比如培訓的時候說到晚上日本人習慣泡澡,一家人用一盆水??腿吮仨氁焉眢w洗干凈了再去泡,而且千萬不能放水,或者在浴缸里搓澡。很多生活細節(jié)經過這樣的培訓后,就無須通過不斷犯錯誤再了解。充分的前期工作讓我更好地利用短暫的交流機會體會他們的生活。

在和日本同齡學生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和中國中學生很不一樣,和西方國家的非獨生子女也不同。我寄宿家庭的那個女生有一個哥哥。我本以為她是老小,所以會任性一些,因為哥哥總是會向著妹妹。但她不同,常常為父母去分擔一些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因為她是女生,所以比哥哥更有義務,這大概也是日本家庭中傳統(tǒng)的觀念。

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印象,如果間接獲得,總是會有誤區(qū)。原先我看日本的動漫比較多,大家議論的時候也會說到,日本人吃飯之前雙手扣在胸前說“我要開吃了”,飯后同樣的動作說“我吃飽了”。所以我總認為日本人的生活很麻煩,各種各樣的禮節(jié)會降低他們的生活效率。但真正進入日本人的家庭,才明白那種古代發(fā)展來的禮節(jié)在當今的社會早已經很大程度地退化,只不過在動漫中,以及我們的閑談中,把它夸大了。我從未聽到我的日本朋友說一句“開吃了”,而飯后也只是關門前小聲地帶一句“我飽了”,甚至沒有人能聽得到。這種禮節(jié),不再表現(xiàn)在外,而是已經成為遺留在人們心中的痕跡了。這樣不同的感受,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更加真實。

全球青少年領袖論壇是我高二暑假的時候赴美參加的。原本我預料當中參加這個論壇的可能會有很多歐洲人,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其實中東和非洲人是最多的。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對那部分文化的了解幾乎是零,這為我的美國之行增添了很多神秘性,同時也增加了我的擔憂。美國人、歐洲人、非洲人、中東人,很多國家的人母語都是英語,即使不是,也有詞語和運用的共通之處。這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除了我常聽的美音、英音以外,其他的口音都讓我的大腦根本無法處理。而對于大部分英語為母語的同伴,那就簡單得像我們聽東北話一樣了。我們組有一個中東的男生,人長得逗,說話也逗,而且?guī)缀趺烤湓挾加斜?,當然這是我猜的,因為別人都在笑,但是我確實聽不懂他的口音,更不懂他怎么能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還能說得那么快。

即便如此,最開始我仍是避免和中國人扎堆,盡量抓住機會和各個國家的人交流,但幾天之后就會有很強烈的說漢語的欲望。這是我第一次感到沒有歸屬感。因為有文化上的隔閡,我們可以談得順利,但很難談得投機,經常只是一問一答,像座談會一般,很無聊。這樣持續(xù)了有三四天。但偶然有一個機會,和幾個中國朋友一起吃飯,那種心靈相通的溫馨,失去后又回來的歸屬感,讓我更加明白了文化認同的意義。交流、鍛煉固然重要,但是,心終究會停留在自己生長的那片土地。

不論是在美國、日本,還是在去過5次的香港,身處一座陌生的城市,我最愛的就是一種在路上的感覺。尤其是在香港,最開始坐地鐵,后來開始坐更加復雜的大巴,然后步行、認路,似乎在用自己的身心去慢慢熟悉這座城市。在不斷的探索中,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適應能力在提高。其實那是一個用身心去品味一座城市的過程,慢慢地發(fā)現(xiàn)她的點滴,并且品味她的每一絲動感。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不熟悉的地方,各有各的生活特質,這種特質流露出的那種不同城市對生活不同的熱情,也會讓你感到激情無限。

學會自我規(guī)劃

開始萌生出國的想法純粹是意外。有一次我聽朋友說,在哈佛和別的學校進行足球賽的時候,對街的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給每個觀眾發(fā)了一個帶顏色的牌子,最后舉起來竟然是MIT三個大字。當天的報紙上就有了“哈佛和某校比賽,勝者是MIT”的新聞。這不是我第一次聽說MIT。很早以前,我就對MIT學生對科學的瘋狂有所耳聞。傳言說,進入MIT,在學習、睡覺、朋友這三者中只能選擇一個。在這些“恐怖”印象的襯托下,那些有趣的惡作劇更讓我感覺到MIT學生的靈氣和智慧。同時,我也被他們的極端、怪誕所吸引,因為這些性格讓他們與眾不同,感覺美國大學竟然還有如此有趣的事情和有趣的人,這種生活氛圍是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這種新奇對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當時我的第一感覺是要去MIT,那也是我的第一個目標。一來是因為我喜歡那種不一樣的感覺,這種“不一樣”的感覺,就像我從沒呼吸過的空氣,一種強大的好奇心驅使我想看看那種別樣的生活狀態(tài);二來是因為那里的環(huán)境,它比我聽說過的任何一所院校都要包容,即使是那樣古怪的學生也能在那里活得很快樂。

這個想法在家里一提出來,立刻遇上一盆冷水。父母不支持,我也就沒再提起。但中考完之后,我萬萬沒有想到,老媽開始提起出國的事了。她提醒我如果要出去,現(xiàn)在應該開始準備了。原來她從我提出出國想法之后就對這件事特別上心,參加了很多有關的講座。媽媽的支持對我出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很不喜歡沒有保障、大起大落的生活,尤其是在上大學這種大事上,我一定會和身邊大部分同學一樣高考。所以,如果媽媽沒有事先做準備,出國的想法也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

媽媽給我找了很多資料,并且列了時間表,比如什么時候該學托福,什么時候該學SAT。開始上課并且接觸到其他出國的同學之后,慢慢地就有了一些時間規(guī)劃的概念了。原來我對自己的道路是沒有規(guī)劃的,小學、初中都是根據(jù)別人的安排去做事,沒有自己的計劃。但是在準備留學這件事情上,我從很籠統(tǒng)的時間表開始,把事情一點點地細化、分類、安排,效率就提高了好多,而且面對很多事情時,自己也不會手忙腳亂。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