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內(nèi)外有別”,毛病都出在壟斷上,沒有比政策保護型的寡頭壟斷更高級的壟斷;高級壟斷下的一些國企,操控市場、玩弄消費者、向政府“逼宮”,現(xiàn)在越來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了,就差沒把產(chǎn)品倒進大海里了
一方面以低于國內(nèi)成品油稅前價10%的價格向海外出口,另一方面又在國內(nèi)謀求成品油提價。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大巨頭憑借其市場壟斷地位,制造“內(nèi)外有別”油價實在令人費解。
去年12月初,媒體就報道過兩大巨頭低價出口成品油之事,引發(fā)輿論一片嘩然。當時中石化曾辯稱,“內(nèi)外有別”是因出口油價“不含稅”。
5月4日,中石化在回應相關報道時仍表示,因為未剔除相關稅費,二者價格不具有可比性。(見本報今日7版)如此回應,顯然沒有多大新意。好在會算賬的不只是中石化,懂行人算出的結果是:即使含稅,內(nèi)外油價也還相差兩倍之多──以無鉛汽油為例核算,按照增值稅17%、消費稅0.2元、城建稅7%、教育費3%計算出來的含稅費油價合計約為3.03元/升。與此同時,當時北京93號汽油為6.66元/升,是上述含稅出口價的兩倍還多。
一邊高價進口,一邊低價出口,這是個謎?其實這個“謎”很簡單,這是商人慣用的手段──為了維持自己的高利潤,寧愿犧牲一塊利益,也不讓渡給消費者。記得,從前我們揭露西方黑心資本家把原料和產(chǎn)品倒入大海,也不肯利好于窮人,為的就是保住其壟斷利潤,而故意制造市場稀缺。社會主義的國企千萬不能學黑心資本家。
當然,經(jīng)濟固有法則決定的東西可能并無需效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加上政策保護下的壟斷地位,自然而然地就能讓人生出各種旁門左道的牟利之術。比如囤油、限供、“逼宮”,以及今天的吃里扒外。不僅是成品油,還有天然氣。能源專家韓曉平揭出內(nèi)幕說,天然氣告急,很大的問題是人為所致,比如地下儲氣庫方面投資不足,勘探開發(fā)不足等,一是讓進口更多,因為進口天然氣更有賺頭;二是有意制造供應有限的假象,以此要挾漲價。美國居民所用的天然氣價格遠低于我們──美國南方一些城市價格每立方折合人民幣是1.4元,而中國家庭用氣達到3元;專家認為,原因就是“美國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市場,無論從勘探開發(fā),到輸氣,最后到地下儲氣,到供氣全部都是開放的,正因為這種開放促進了整個的競爭……”顯然,壟斷巨頭與一些官員們所謂“價格低廉導致短缺”之說,是在忽悠我們。
毛病都出在壟斷上,沒有比政策保護型的寡頭壟斷更高級的壟斷;高級壟斷下的一些國企,操控市場、玩弄消費者、向政府“逼宮”,現(xiàn)在越來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了,就差沒把產(chǎn)品倒進大海里了。真不知道,這樣的企業(yè)除了躺在政策的溫床上生存,到底還有什么經(jīng)營本領?競爭能力就更不要談了。
或許,國家對資源性產(chǎn)業(yè)實行壟斷經(jīng)營是必要的,但如果這樣的政策最終讓某些國有壟斷企業(yè)都歷練成了奸商和敗家子,這究竟于國有利,還是于民有利呢?又是誰在縱容這種吃里扒外的行為?
- 2010-04-28只有壟斷行業(yè)才有本錢“偏愛”別墅
- 2010-04-23行業(yè)收入相差十倍,壟斷暴利也該調(diào)控
- 2010-04-19車輛因油受損難說理,凸顯壟斷傲慢
- 2010-04-04殯葬業(yè)有壟斷之雞,必有暴利之蛋
- 2010-03-15壟斷企業(yè)高薪的死穴在哪里
- 2010-03-15壟斷企業(yè)不但要“反”更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