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生高考后都盼著能收到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而順德高考考生小梁卻因為眾多的高考錄取通知書而煩惱。整整一個暑假,小梁家里的信箱陸陸續(xù)續(xù)收到34封入學通知書,關于入學的手機短信、電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8月24日《廣州日報》)
服務到家或許能算是好事,問題是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服務。比如,有的服務就令人煩不勝煩:前腳在售樓處簽了一套房子,后腳就有人打電話問要不要裝修;剛剛生了孩子出院回家,緊接著就有人上門推薦全套服務——某品牌奶粉、護工介紹、胎毛筆制作;就連筆者這樣的待著名評論員,也能不斷收到來自不同單位的“出書”邀請……
“整整一個暑假,小梁家里的信箱陸陸續(xù)續(xù)收到34封入學通知書,關于入學的手機短信、電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泵鎸Ρ姸鄬W校的爭搶,小梁同學為何高興不起來?道理很簡單:小梁有自知自明,她曉得天上不會掉餡餅——虛假的入學通知書,明擺著就是騙人的。而換個角度琢磨,要是小梁以及她的家人不具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或者一時被“榮耀”沖昏了頭腦呢?
來歷不明的入學通知書,不是陷阱就是圈套。如果輕信這些入學通知書而放棄正規(guī)的錄取通知書,經濟上的損失不說,耽誤了考生前程才是最關鍵的。前些年曾有報道說,某“大學”數(shù)百畢業(yè)生因拿不到招生簡章承諾的畢業(yè)證書而“鬧事”。
招生亂相深處是某些辦學機構的急功近利。事實上,在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狀況普遍不景氣的當前,非學歷教育的培訓機構未必就是死路一條。如果辦出了學歷教育沒有的特色,傳授了學歷教育沒有的技能,那么還怕沒有生源嗎?而渾水摸魚、趁“亂”打劫,用非常規(guī)的方式招生,顯然是在飲鴆止渴、漏脯充饑。
今年,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專招生遭遇了滑鐵盧,那些實力相差甚遠的非學歷培訓機構生源逐漸枯竭也在意料之中了。招不上生也就意味著一些學校即將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于是絞盡腦汁想辦法便不難理解。誠然,絞盡腦汁想辦法招生沒有錯,錯就錯在不擇手段,而這個不擇手段也恰恰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34封入學通知書曝光的是其背后的公民信息安全隱憂。姓名、性別、年齡、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等,這些信息屬于公民隱私,除了法律規(guī)定的外,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無論提供者還是使用者未經授權都涉嫌侵權。那么,到底是誰動了我的信息呢?
- 2010-05-11嚴查高招少數(shù)民族考生資格應先防范權力濫用
- 2010-03-12周杰重翻舊事打嘴仗 吸引眼球無高招
- 2009-12-16考生自主權才是高招改革的試紙
- 2009-09-24從高招不公看平等教育權之殤
- 2009-08-31“綜合素質”恐成高招新暗箱
- 2009-07-23高招內部優(yōu)惠也是壟斷福利
- 2009-05-30租房局長撕破多少反腐高招的華麗外衣
- 2009-05-15高招制度需要更大的公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