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初冬時分,涼意漸濃,襄汾縣新城鎮(zhèn)解村的一個農(nóng)家大院里,兩個孩子正在嬉戲打鬧,5歲的石頭(化名)則跟著爺爺在院子的菜地里拔蘿卜,他告訴記者:“奶奶在廚房做飯?!?/p>
石頭口中的爺爺奶奶是年已六旬的史學謙夫婦。老兩口省吃儉用,11年先后收養(yǎng)32個孤殘兒童,被稱為“襄汾好人”。孩子們大多因為身帶殘疾而被親生父母拋棄,他們不知父母是誰,最先學會的稱呼是“爺爺、奶奶”。
因工作結(jié)緣殘疾棄嬰
史學謙是民政部門的一名退休職工,在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因生理缺陷而被父母拋棄的嬰兒??粗粋€個不解憂愁卻已失去父母寵愛的生命,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2000年,他和妻子收養(yǎng)了第一個孩子,起名黨襄玉,名字中既有“黨”,又有“襄”,是提醒孩子銘記黨和故鄉(xiāng)的情誼。后來夫婦二人收養(yǎng)的孩子越來越多,名聲遠揚,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孩子們都上了戶口,政府每年還給每個孩子1500元補貼。
陸陸續(xù)續(xù),孩子們漸漸大了,有的去了福利院,有的通過民政局被收養(yǎng),目前,史學謙夫婦和7個孩子生活在一起,其中4個是未滿1歲的殘疾棄嬰,還有3個已經(jīng)四五歲了。
想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史學謙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在當?shù)厮闶且还P較高的收入,他全花在這些沒有父母的孩子身上。此外,他還聯(lián)系醫(yī)院,為孩子們做唇腭裂、肢體矯正手術(shù),希望孩子們能像正常人一樣健康成長。
年已六旬,按說該逍遙自在安享晚年,夫婦二人卻給自己找了一群孩子。為了節(jié)省開支,史學謙在自家院子里開出一片菜地補貼家用,收拾菜地的時候,孩子們就在菜地里嬉戲打鬧。他們有三個女兒,都很支持這份“公益事業(yè)”,三女兒在縣城一所學校當校醫(yī),孩子們一有個頭疼腦熱,三女兒就回來給孩子打針輸液。
看著孩子們一點一點長大,會喊“爺爺、奶奶”了,會走路了,奶奶擇菜時會遞小板凳了,爺爺曬被褥時會幫忙了,會哄弟弟妹妹睡覺了,老兩口覺得特別滿足。史學謙說只要自己還有一點力氣,就會繼續(xù)下去。
現(xiàn)在的史學謙有個愿望:他想讓大一點兒的3個孩子識字學文化。也和當?shù)亟逃块T聯(lián)系了幾次,但沒有學??鲜眨驗檫@些孩子不是智力有殘疾,就是身體有缺陷,生活不能自理。史學謙說,無論如何,他們和健康的孩子一樣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
- 2011-11-25夫婦搶乘公交隔窗遞孩子 孩子“教育”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