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超 制圖 群策群力才能改變電話亭窘境 薛家明 電話亭何以成為“被遺忘角落”?一是,被人為破壞。比如,一些電話的聽筒被破壞,電話亭的擋板、電話機上,涂鴉、字跡滿天飛。更重要的是,電信運營商主動“遺忘”。隨著手機資費的不斷降低,目前在資費競爭上,電話亭沒有任何優(yōu)勢,在電話亭外排隊的現象,已成為歷史記憶。在這種情況下,繼續(xù)在電話亭投入大量的維護費用,就意味著賠錢。因此,運營商主動縮減投資,減少服務,主動“遺忘”電話亭。 應該說,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的普及,公用電話必然會日益減少。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符合市場供求規(guī)律。但必須要意識到的是,電話亭并不是城市的雞肋,而是承擔著應急通話、匿名舉報、緊急報警等諸多公共服務功能。因此,城市決不能因市場表現不給力,不能盈利,就全方位淘汰公共電話。 當今時代,移動互聯蓬勃發(fā)展,公共服務日益完善,電話亭不能成為“被遺忘角落”。而要讓電話亭煥發(fā)青春,既需要電信企業(yè)不斷的自身挖潛,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傊?,唯有各方群策群力,才能改變電話亭的窘境,給公眾提供更貼心、更便利的服務。?[詳細] 換個思路讓街頭電話亭煥發(fā)新的活力 單建華 在對電話亭的處置方式上,國外的一些成熟做法還是值得借鑒的。在英國街頭不少電話亭被改成一個迷你圖書館,這樣不僅讓電話亭“起死回生”,還能起到知識傳播的作用。 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人們對無線上網的強大需求??蓪㈤e置公共電話亭改成無線WiFi亭、4G信息亭。這樣既有效地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上網便利,又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設施,最重要的是讓電話亭有了“用武之地”。眼下各地正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與其重新投入大量資金購買相關設備,不如把這些閑置的電話亭充分利用起來。 此外公用電話亭設計成多媒體廣告牌,從而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這些電話亭多數處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極具廣告價值。如果改造成廣告牌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了經濟價值,而且提升了城市形象。關鍵這些電話亭廣告牌經濟效益可以反哺電話亭,從而使維護電話亭的費用有了著落,從而減輕財政負擔。 [詳細] 對待公用電話須多些“民生視角” 晴川 有觀點認為街頭電話亭成“被遺忘角落”在于公用電話功能太落后,并就此提出“把公用電話亭升級換代成多媒體電話亭以吸引顧客”的建議。這聽起來既很潮又很合時代口味,但公用電話一旦承載諸如上網、繳費、查詢等功能,就不是我們所討論的公用電話了,而是多媒體服務廳。在科技更新如此迅疾的今天,投入大量公帑“產能”卻過低,造成新的公共資源浪費委實沒必要。 和報刊亭一樣,公用電話本身也是一種城市文化,一道風景,體現著一個現代城市的文明進步。哪怕通信業(yè)再發(fā)達,哪怕一些城市如媒體報道的那樣“98.7%的公用電話時間亭處于‘孤寂’狀態(tài)”,也不能否認公用電話的市場剛需,相反,在某些地方某些場合某些時候,甚至還發(fā)揮著重要的救急功能。這也是美國、歐洲等通信業(yè)尤為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城市中依然還布滿著公用電話亭的原因。 如何發(fā)揮公用電話的功能,這需要多些“民生視角”,不能讓服務意識休眠。一方面需要摸清目標使用人群,該修的修,該拆的拆,該換的換,諸如學校、醫(yī)院、公園、車站、農民工集聚地等可增設,市區(qū)繁華地段則可少設,因人設亭,以免資源閑置浪費;另一方面要刪繁就簡,并在技術上多做改進。譬如改成投幣或“多卡合一”,易學易用又方便快捷了,何至于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當然,降低資費也是重要因素。亞洲一些國家采取“看廣告之后免費通話”模式就值得借鑒,這既能保證運營商成本的回收,也凸顯了公用電話“公益”這一本質屬性,激活了公用電話市場,避免了浪費,也能贏得民心。 精彩短評 不必為街頭電話亭淡出視野而傷感 街頭電話亭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實在沒有什么可傷感的。我們的信息技術,總不能一直停留在飛鴿傳書的時代吧。有進步,就必定有淘汰。在移動互聯網強大的背景下,再去下工夫賦予街頭電話亭“新的功能”,其實和抱殘守缺差不多。當然,在街頭電話亭沒有被明令淘汰之前,通信公司仍然需要善待之,決不能讓國有資產悄無聲息地流失。(婁獻忠) 公話亭被遺忘“凸顯重建輕管之弊” 小到“被遺忘的公話亭”,大到數億資金半截子客運站,近年來各地屢屢曝光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無用、建后閑置、損毀現象。一些基礎設施民生工程重建輕管,后續(xù)運轉養(yǎng)護資金缺乏,導致已建工程加劇折舊,損壞嚴重,缺乏科學規(guī)劃和管理,浪費了財政資金,也折損了公信力。(斯涵涵) |
相關閱讀:
- [ 12-16]換個思路讓街頭電話亭煥發(fā)新的活力
- [ 12-16]街頭電話亭不能成為“被遺忘角落”
- [ 12-14]教育培訓電話騷擾式營銷,誰來管
- [ 12-04]電話推銷擅自扣款,銀行怎能“一臉無辜”
- [ 12-04]銀行電話推銷擅自扣款是店大欺客
- [ 11-18]“辦不了”騷擾電話背后是激勵機制問題
- [ 09-01]別讓電話實名制再“有名無實”
- [ 07-14]對“一天5000個騷擾電話”袖手旁觀是不作為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