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民中進城打工、經(jīng)商的人越來越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無人照顧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多。留守兒童一般表現(xiàn)為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他們正處于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失去父母的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造成了諸多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用愛心挽回一顆顆幼小脆弱的心靈,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中找到自我,在自尊自強中獲得成功,是我多年以來恪守的情懷。下面,就從農村留守兒童成長意識的培養(yǎng)來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得到更多朋友的輿論支持。 一、“心中有家”--家庭意識的培養(yǎng) 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無法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中與父母進行正常的情感交流,無法獲得直接發(fā)情感體驗,就會產(chǎn)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導致心理上的敵意和焦慮。為此,“家庭意識”對于留守兒童來講尤其重要,是根源性的意識。在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對其“家庭意識”的培養(yǎng),應作為一種主流意識在兒童心中根深蒂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通過“親情通話”“節(jié)日問候”“定期互訪”等多種方法,讓留守兒童深切感受到“父愛”“母愛”就在身邊,父母的關心就像暖暖的春潮細細流入心田,于是,愛由此滋生,情為此滋長,“真愛”永駐心間,家庭的幸福感將溢滿孩子言行。“親情通話”則要求通過“親情通”“校訊通”等通訊手段做到至少每天一次的通話,雙方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培養(yǎng)感情,在通訊空間里傳達父母之愛?!肮?jié)日問候”要求父母要充分利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孩子祝福,贈送禮物,噓寒問暖,把節(jié)日的溫情及時傳達到孩子們的心中,同時也要發(fā)動學生問候父母,如我校開展的“打工孩子給父親的一封信”、“母親節(jié)賀片大派送”、“五一短信競發(fā)”等活動,收到了許多家長的真情回音。每次活動過后,校園里談論的都是“我的爸爸媽媽……”,家庭幸福感寫在孩子們燦爛的笑臉上?!岸ㄆ诨ピL”需要父母利用假期時間多帶孩子走訪工作單位,把孩子帶在身邊,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以彌補平時的遺憾;在學期中,家長也要“?;丶铱纯础?,讓孩子倍感家的溫馨,親情所致,家亦完美。 二、“人在群里”--團體意識的培養(yǎng) 兒童是生性好動、自制力差的一個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家的緣故,又加上經(jīng)??吹狡渌瑢W與父母朝夕相處、親密無間,于是本能的自卑自微心理就會產(chǎn)生,相繼產(chǎn)生孤獨、孤僻心理,最后演變?yōu)槟娣葱睦恚r村留守兒童逆反心理十分嚴重。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團體意識的培養(yǎng)顯得尤其重要。實踐證明,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將產(chǎn)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并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于激發(fā)成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才會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由此可見,農村留守兒童團體意識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那么應如何發(fā)展團體意識呢?幾年來,我校主要從兩方面工作進行加強,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1、建立“生活群”,充實生活,熱愛生活。成立“生活小分隊”,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經(jīng)常走訪,建立長期密切的聯(lián)系,努力追求生活質量。2、建立“學習群”,珍惜時間,努力向上。成立“學習小組”,制定小組學習目標,形成小組間激勵機制,互相鼓勵,共同努力,為小組學習爭取優(yōu)異的成績?;顒拥纳钊腴_展,使大部分留守兒童看到了團體合作的光環(huán),團體話題成為主流,兒童心中的孤獨、自卑與無助悄然而逝,團體的活力讓孩子們不再彷徨。 三、“我要上學”--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由于臨時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不夠,留守兒童對學習意識淡薄,尤其是學習上碰到困難沒人輔導,加上成績不好,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造成學習滑坡、厭學,甚至是逃學現(xiàn)象,對孩子們的身心成長非常不利。在留守兒童的教育上,要高度重視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幫孩子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習的欲望。長期以來,我校主要從“三個加強”入手,切實做好這項工作。1、加強學習幫扶。開展“一幫一”“多幫一”幫扶活動,針對個別學習相對滯后的留守兒童進行幫教,幫助孩子在學習上獲得進步,從而繼續(xù)努力,發(fā)奮學習。2、加強心理輔導。充分校內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開展“愛心咨詢”活動,發(fā)動心理教師與留守兒童“說悄悄話”,為留守兒童排開心結,緩和心理壓力,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工作,幫助他們健康成長。3、加強鼓勵引導。一方面,在課堂上給予正面肯定和人文關懷;另一方面,在學習成績上適度表揚,鼓勵他們努力爭取好成績。第三方面,在個人表彰方面對留守兒童給予傾斜,讓他們找到人生奮斗的目標,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 四、“敢于爭先”--進取意識的培養(yǎng) 富蘭克林·羅斯福說:“擁有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勝過擁有一座金礦?!鞭r村留守兒童意志淡薄,學習上缺少毅力,進取心不強,這是一大弊端。要大力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進取意識,讓他們敢于爭先,勇奪第一,成立一名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在教育中,要善于宣傳杰出人物的典型事跡,占領思想領域,不斷夯實留守兒童積極進取的信念。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在不斷挑戰(zhàn)中發(fā)展自我,以自己原有的能力、水平、成績等為起點,通過自身的努力,開掘自己的潛能,在跳一跳中“摘果子”,體驗成功的喜悅。要善于營造氛圍,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中心,以生成內部的良性竟爭,你追我趕,你優(yōu)我更優(yōu)中,無論集體參與什么活動,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各類比賽中過關斬將、戰(zhàn)功顯赫。 五、“學會感恩”--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 留守兒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較少,生活圈子窄,對于禮儀謙讓還處于懵懂階段,更不懂得如何感恩回報,得過且過,于是小偷小摸、撒謊、推諉的不良習慣也隨之產(chǎn)生。在此,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也顯得特別的重要,學校要站在教育者的高度,開展系列性的活動,讓留守兒童知恩、感恩、報恩,服務學校,造福社會。幾年來,我校與村關工委聯(lián)合開展了“感恩立德”系列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深切感受到親情、友情的高大與無私,感受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感,我們需要他人的關心和幫助,他人同樣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社會主義是個大家庭,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才是最快樂的。 俗話說,“不積珪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之路如同涓涓細流繁雜而漫長,作為教育者,作為婦女工作者,要細心地關注身邊的每一個留守兒童,以愛的力量扶植安慰一顆顆純潔善良的童心,用愛心注滿“江河”。請相信,真愛永恒,真愛無疆! |